突然間聽到前無綫電視資深體育記者伍晃榮逝世的消息,不禁有點震撼,畢竟年前才見他主持世界盃及《新聞話事.人》,正以為他又會在京奧期間復出的時候,誰知就忽然間死了。說忽然,是因為在他死前幾乎沒有任何他患病(主要是我留意不到)入院的消息,當我們知道這個消息時,他就死了。一位在香港也許是最知名的新聞從業員,就這樣離開大家,相信沒有人不感到可惜吧?雖然他走了,但他的精神還在,他獨有的報導方式,依然會影響着後繼者。
和很多小孩子一樣,小時候不太喜歡看新聞報導,認為那是世上最沉悶無聊的節目,年紀漸長,逐漸對新聞時事關心起來,但看完時事新聞,很少會繼續看體育新聞,因為那時對足球之類的運動不感冒,然而,由於伍晃榮獨特的賣相(香港少有的阿伯級報導員)及有趣的報導,我逐漸留意起體育新聞來,甚至到後來每次看新聞,最期待的就是看「阿盲」的報導,往往令人捧腹。
伍晃榮的報導,除了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外,也是澳門人的集體回憶。伍晃榮退休後首次公開露面,便是在澳門主持一個講座。那時我也是記者了,在濠江中學的禮堂上,完整地聽了伍晃榮的講座,他雖然沒甚準備,但一樣妙語連珠,同時因為大部份聽講者都是少年人的關係,很多環節他都表現了真性情及披露了不為人知的經歷。演講過後,澳門日報的行家立即上台找他合照,那時的我不知怎麼,一來有點難為情,二來因為我和他都是記者的關係,便沒有跟他合照及交談了,匆匆拍了幾張相便離開了,回報館寫了一篇報導及一篇特稿,想不到引起了《快周刊》的注意,將我的報導用圖檔的方式發表出來,後來伍晃榮出書《波係圓嘅》,還將那篇署名「伊亞」(我名字『年』的英文譯音)收在書中。
不像香港行家經常會見到伍晃榮,我第二次見他,是在東亞運動會舉行期間,那時我已經離開《市民日報》,不用採訪體育新聞了,不過澳門難得一見的運動會,我還是抽空到了綜藝館傍的傳媒中心逛逛,去到那裡見到大部份都是些不認識的外地行家,閒着無聊,便坐下吃些小吃,忽然伍晃榮黑口黑面地走來了(真是黑口黑面的,不知對甚麼不滿),迴避着坐在我的旁邊吃東西,我叫了聲「伍生」,他回過頭來對我一笑,我本來想說些甚麼,還想告訴他他的書引用了我的報導。不知怎麼,我還是甚麼都沒有說。我那時心想,算吧,遲些找到適當時機再交談吧,他好像心情不好。想不到,後來我忽然離開了新聞界,他更忽然離開了人世,最後我都沒有機會與他談上一兩句,現在想來,真是有點兒遺憾。
寫出這些,表達我對伍晃榮先生的悼念,雖然我們之間沒有甚麼交情,但總算有一點緣份,願他一路走好!
鏈結:
維基上伍晃榮的條目(編輯者參考了上面提到的報導,在注釋中有找尋方式)
我的其中一篇報導:開非法電台講波被澳門「通緝」
前年寫的一篇關於伍晃榮引用我報導的網誌:水皮史.威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