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10, 2020

三蚊婆-鬥魚






 鄉魂旅思(十一)

三蚊婆

太皮

  馬場木屋區與青洲木屋區的最大區別,也許是前者多池塘、多農地,有自成一國的生態系統。池塘多魚,以小魚為主,包括食蚊魚和七星魚等,還有繁殖能力驚人的非洲鰂,有農夫在溪澗放置魚網,黃昏時分扯起來,幾條白光閃閃的非洲鰂鮮蹦活跳,抓起,再收割幾棵菜,就可準備晚餐了,自給自足。

  還有一種魚,我一直覺得牠出現在馬場木屋區的池塘簡直委屈了,但牠卻又很常見,基本只要在池塘水中放一個竹籮,過一會兒撈上來,就能抓到一兩隻。我們叫牠做“三蚊袍”。“三蚊袍”只是俗稱,很多年來,我都沒法確認牠到底正式叫甚麼。牠一般有七、八厘米長,紅藍相間的顏色,開叉的尾巴,像穿了一件鮮艷的袍子。按照廣東話的音轉,“蚊”應該就是“紋”了,“三紋袍”,很貼切的名字──只是後來我才知道自己一直發錯音,原來牠叫“三蚊婆”才對。“婆”,也許是廣東話對這種生物的暱稱吧。

  網絡發達,打上“三蚊婆”,我在網上也找不到太多這種魚的資料,後來憑一絲線索,我終於知道牠是中國鬥魚的一種,叫紅藍叉尾鬥魚或蓋斑鬥魚,有些地方俗稱“三斑”,斑紋互通,“三蚊”轉自“三紋”也有跡可尋了。三蚊婆是澳門原生魚類之一,據了解,目前在離島的山澗仍有生存。

  作為一種鬥魚,三蚊婆是孤獨的。牠不適合飼養,飼養起來,卻生命力頑強。以前在祐漢的書報攤,有一個婆婆將抓來的三蚊婆,置入玻璃瓶中(就是那種裝辣醬大小的瓶子)出售。牠捲曲身子,幾乎不游動,卻一直活着,活到瓶子都長出青苔了。

  澳門畫家阿根曾寫過,上世紀中葉,“常見一長者扛着鐵支做框的架子,上上下下懸掛着圓筒形玻璃瓶(那是用廢棄的暖壺內膽,小心剔除水銀而成)和空的電燈泡(裡面的鎢絲亦已清理),在那玻璃瓶、玻璃泡內注水,放着兩三條‘三蚊婆’(小魚名稱,山澗河溪裡很多也很易捕捉),加一兩條金魚茜草,就是一個小小的‘魚缸’。…………不用打氣,不用餵魚糧,放兩粒飯或麵包碎就可以。”(2011年7月3日澳門日報)

  售賣三蚊婆大概像內地有人用小竹蘿裝着鳴蟬出售一樣,都是小商販謀生之計,三蚊婆像唐狗之於寵物店,水族館是不會出售的。知了易死,鬥魚命長。小時候我就覺得這種魚很孤獨,一定要單獨飼養,除非你有大魚缸,而且不養其它魚,否則在狹小空間放上兩條三蚊婆的話,一定打個你死我亡。

  早些時,見到祐漢賣小盆栽的舖子裡,竟然有三蚊婆出售,我有一股想買的衝動,只是一想到牠的孤獨,我又猶豫了,不過魚不是狗,孤獨也許是常態吧。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