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中國乒乓》票房失利的原因
太 皮
電影《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之所以遭遇滑鐵盧,除了是檔期和宣傳問題外,我認為主要還在於電影過於四平八穩,沒有痛點,也沒有爆點,而故事方面又縛手縛腳,完全展不開來。
電影敘事尚算流暢,其集結隊員的過程令我想起周星馳的《少林足球》。例如隊員都屬“奇人異士”、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取得勝利、靈魂人物的不放棄精神,以及隊員受傷仍頂硬上的熱血場面等。當然體育類的電影有一定的公式難以擺脫,但將兩片放在一起,將旁枝末節抹除,內核是十分相似的。
不同的是,《少林足球》有周星馳的無厘頭情節支撐,其精神內核也易於感動觀眾,《中國乒乓》沒有利用乒乓球運動來綁架觀眾情感,這是值得稱道之處,然而主題卻顯得失焦,既不如《中國合伙人》般激發中國夢的熱情,也未能在角色個人成長上着墨,更沒有小中見大,反映中國乒乓球運動發展的歷程。觀眾也許被當中的比賽場面引起過緊張刺激的心情,但卻沒有太大的感動。
我認為電影最大的問題還是落在對手上面。片中的對手比符號更符號,《少林足球》的魔鬼隊雖然也是張三李四,但他們夠奸夠惡夠強,將少林隊逼上絕路,觀眾難以忘記。而《中國乒乓》的對手,無論是瑞典隊或韓國隊,都只是一些比數和局數的人物化而已。
電影對外國選手的描寫可謂零,也許是受到真實事件等因素所左右,正面描寫又不敢,負面描寫又不能,結果電影沒法做到有扣人心弦的氛圍,也沒能引起觀眾不想任一方落敗的糾結心理,更沒出現令人咬牙切齒的場面。
導演手法也有待改進,整個影像敘述,似沒運用任何代入人物主觀視角的鏡頭去描述比賽心情,甚至也無一些具特色的拍攝手法(看此電影的場面像看實況比賽)。這些,也是其票房兵敗如山倒的原因之一。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