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魂旅思(七六)
雞泡魚寄居蟹水母或其它
太皮
除了海蟑螂、蜑螺、蠔和蟛蜞這些值得紀念的生物,東海海皮可以懷念的還有許多。
東海的海水雖是黃泥色,但近岸處仍能清澈見底,放學後趴在海石上,伸出手在石縫之間摸索,就能如探囊取物一般,一抓一大把,撿出一些螺殼來(包括蜑螺、釘螺之類),裡面往往藏着寄居蟹。放在石上,老半晌牠們才伸出爪子,慢慢爬回海中;
成群的魚類,我也分不清那許多了,吸引着釣者垂釣。不過雞泡魚我是認得的,牠們結隊在潮漲後的拋石上游弋,壞孩子將魚鉤拋向牠們,快速地一扯釣竿,輕易鉤住一條雞泡魚。有人將牠拋到馬路中,等牠發脹,被車輾爆。有人索性將之放在堤上,看牠傻傻地脹成小球,一腳踩下,“啵”的一聲,血肉模糊;
還有水母,東海海邊有時會有水母漂浮。有一次,不知甚麼緣故,防波堤上出現了密集的水母屍體,不知牠們是集體自殺呢,還是漲潮時被衝到堤上擱淺。那海堤滿佈水母的迷離情境,至今難忘;
我也見過中華白海豚,有一個群體曾經在東海出現過短暫的時光,是一隻大海豚母親帶着一二隻小海豚孩子,愉快地嬉水。不過,中華白海豚每胎產一子,也許是我將體型不同的白海豚當成母子了;
當然,還有海鷗。雖然澳門現在還有海鷗的蹤影,但基本上其霸主地位已被白鷺取代了,也許是魚兒的數量也大減了吧。
那個東海,真的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啊!夏日,在陽光暴曬下,躺在防波堤坡面上曬太陽,看波光瀲灧,聽貨船氣笛聲;秋夜,月光在東邊升上來,偷看情侶互相依偎,耳邊傳來浪濤聲。
隔一條馬路就是馬場木屋區,木屋區也有不同的生靈等着小孩子,草猛、螳螂、蛤𧊅、白頭翁、三紋婆和非洲鰂。
自己的童年雖然貧苦,但我感到總要比現在的小孩子快活多了。才短短二十多三十年,這些美麗的生物和情景基本上已在澳門消失無蹤了。
那年頭,海皮和周邊地區的排污口尚未建設好,水質十分乾淨,只有到漁翁街一帶的工廠才有排污口。我以前以為,水質污染、生物消逝是內地改革開放後珠海發展工業所致,但後來我知道那一帶其實沒甚麼工業,珠海情侶路沿岸至今還有不少海邊生物呢。東海海皮的變化,實際上是澳門城市發展,沿海興建人口密集的高樓大廈,多條排污口就設在東海傍,導致水質惡化,含氧量高,隨着東北區填出來,那一切生物都消逝了。
那是社會發展的代價,說起這個話題,我們的心情總是矛盾的。我們是要在自己的城市裡享受鳥語花香和大自然,還是經濟發展賺到錢跑到外地呼吸新鮮空氣?如果單看這一面,在漁夫與富翁之間,我們都寧願選擇漁夫,但有時,現實卻不是如許簡單呢……只能說一句:沒有如果。(海邊的童話.五)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