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31, 2021

“經驗”之矛盾對決



 鄉魂旅思(九十五)

“經驗”之矛盾對決

太皮


  說起旅行話題,我的一位朋友表示不會選擇泰國布吉;我問點解,朋友解釋因那裡發生過南亞海嘯,儘管現在已看不到任何痕跡了,但當年衝擊她的影像還歷歷在目,怕自己形住形住。


  雖然我不像朋友般對那事件念念不忘,但我也認同她的說法。我也是一個比較拘泥於記憶的人,就好像到郊外去,如果是珠海一帶的山林,儘管方圓二三十里都未必見不到一個人,我還是心安理得,毫不害怕,對我來說滿目都只是青山綠樹,陌生環境有陌生環境的好處,我不知道綠樹奇石之外還有甚麼。在路環,儘管山的面積小得可憐,繞山而行仍能見到城市,信號接收良好,而且不時見到行山客,但有時我也會疑神疑鬼,怕某棵樹上吊着一具屍體,皆因我在成長過程中,聽到過太多有關路環山上發生的命案和離奇的事。


  有時知得多、經歷得多,而又記性好,就會經常被過去所左右,有種莫名其妙的心理壓力,影響着個人行為,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必草蠅”。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的性格大概在少年初期就形成,此前的經歷構成一個人的性格。我很羡慕那些永遠看法正面、樂觀的朋友,他們從不會悲觀自卑,當我提出一些稍為負面的意見時,他們會覺得那是天方夜譚;無他,那些朋友自小生在小康之家,受到良好的教育,家裡未聽過“借錢”兩字,也未試過買不起運動鞋或計算機。


  我不是天生的悲觀主義者,但有時看事物會比較悲觀,那也是受到經歷和所見所聞影響。我至今仍然對威尼斯人大運河商場的成功感到稱奇,猶記得當年作為記者採訪賭業集團介紹大運河的構思時,我腦中出現的是澳門各商場的破落景象,一開始我就看法悲觀,認為那大運河商場大概會像甚麼黃金商場或者雅明商場般人流疏落、半死不活,敵不過拱北的地下商場。結果時代發展和博企的能耐遠超我的想像,大運河商場旺足十年,熱鬧程度同議事亭前地差不多。


  我知道不少在澳門生活和成長、領教過澳門樓市低迷的人,在十多年前樓市初升時,就急不及待將升值不到一倍的物業出售了,那些人都是被過去所規限,認為澳門的樓市好快打回原形,想不到樓市升勢不止,比起二千年初,已平均升值十倍。可見,悲觀的看法不是我一個人的專利。反而,一些新移民或投資移民,他們部分人除了資金較多外,也沒有過去的包袱,被動成為富豪的大有人在。


  儘管我已不算貧苦,也有不少時候積(盲)極(目)樂(自)觀(信),但自卑和悲觀的基因,仍然會影響我對一些事情的看法。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我們不應該被過去拖後腿,認為所謂的心理陰影並不存在,一切只在乎我們怎麼去定義過去發生的事。對,他的說法有道理,尤其是對樂觀的人來說一定湊效,問題是被過去束縛的人往往變得比較悲觀,而悲觀的人又怎能好好去重新定義過去呢?這真是一場矛盾對決。


Wednesday, July 28, 2021

“我國人”

 



鄉魂旅思(九十四)

“我國人”

太皮


  內地某一女主播參與演說節目,講述了她在巴基斯坦的經歷。她說,有一次購買裙子時,陪同她的當地士兵用步槍指着店家,要求店家給女主播買一送一的優待。回憶此事,女主播沾沾自喜:只因我是中國人。據說這一經歷獲現場觀眾拍爛手掌,但換到網上,卻遭到網民鞭撻,認為這與打劫無異。


  作為一國之民,愛國是正常不過的事,但現在我國是充斥着大量“被害妄想症式愛國”或“吐氣揚眉式愛國”等奇特的情懷,我總隱隱感到不妥;似上述這種經歷來表達中國人的優越感,顯然是價值觀也有問題了:難道只有中國人是人,別人就不是人?實在沒必要處處與他者對立,也一樣可以結結實實地愛國。


  這令我想起曾看過一段有趣的內地視頻,大概是一個參賽者在台上表現自己以爭取現場評判(也是老闆)的青睞既而獲得工作機會的節目。其中一位女參賽者介紹了自己留學外國的經歷,然後她說:“所以,我回到中國——”話音剛落,就被主持大罵:“甚麼‘中國’,說‘我國’,這裡是‘我國’!”參賽者嚇得不知怎樣回應,之後又再說了一次“中國”,被主持罵得狗血淋頭,就好像她祖宗十八代都是做漢奸似的。


  我是有點仗二金剛摸不着頭腦,說“中國”有甚麼錯?難道要跟別人說我不是“中國人”,而是“我國人”嗎?不讓曾留學外國的參賽者說“中國”,顯然是主持人自卑心作祟,加上“被害妄想症式愛國”,認為人家老看不起中國人。其實,心裡有鬼,看到的都是鬼,真正瞧不起中國人的,是主持人自己。


  至於“吐氣揚眉式愛國”的人則有點盲目,他們總認為中國的一切天下第一,看到外地報章一篇讚揚中國的報道便以為中國要領導世界了。事實上,無論是“被害妄想症式愛國”還是“吐氣揚眉式愛國”的人都不一定是真正愛國者,真正愛國者,是那些對中國偉大文明有認識,對中華文化有信心,對作為中國人底氣充足的人,而且,都具備了五種特質:仁、義、禮、智、信。


Saturday, July 24, 2021

四萬蚊司機

 


鄉魂旅思(九十三)

四萬蚊司機

太皮

  近日城中熱話是“四萬蚊司機”。四萬元是一個甚麼的概念呢?政府工高級技術員為430點起跳,加上40點房屋津貼,每點83元,加起來也不夠“四萬蚊司機”人工高。高級技術員是職稱架構中最高級的,除非職稱改革出現新職稱“超級技術員”,否則,“四萬蚊司機”笑傲政府工,筍工無疑。

  疑似老闆現身解話,替議員解圍,謂“四萬蚊司機”其實是萬能打雜加無敵咕哩,除了揸車文書送貨一腳踢外,其工作重點是每日托 20 包各重 50 公斤的米上六樓。辜勿論此番說辭可信程序有幾高,疑似老闆鐵肩擔道義的精神確實可嘉。希望議員和老闆能夠令登記司機配對成功,創造就業,不枉網民熱烈起哄。

  其實,四萬元人工算不算高薪?可以說高,也可以說一般,要看你做的是甚麼職業,擔任的是甚麼職位。根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第二季陸路運輸業客/貨車司機的平均月薪是23,420元,與其他行業相比,職業司機的職能是相類同的,也沒有甚麼晉升機會,可以說,四萬蚊絕對是高薪。

  來看看博彩業的數字。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第二季博彩業本地僱員的平均薪酬是 23,270元,當中管理人員及經理為50,080元,文員(包括荷官)的薪酬則為22,570元(當中荷官為19,930元)。四萬蚊的職業司機,放在博彩業管理人員及經理中,也毫不失禮,又怎能不叫人嘩然?

  政府工、荷官和職業司機都是受保護的行業/工種,特點是不能請外勞,因此人工較高;事實上,職業司機的平均薪酬比其他大部分行業高,比荷官、比260點的政府技術輔導員也高,但職業司機付出的勞動相對較大,長時間工作,福利看來並沒甚麼,而且比起荷官和政府工,似乎也沒甚麼生涯保障,因此,人工高一點絕對可以理解。

  就像那些博彩管理人中,一定有人月薪高於平均數一倍,有識見的老闆出高於市價的工資請人才,也不是沒可能,只要能為老闆創造更高價值就可以了,否則老闆是不會做善事的。例如去年為騰迅帶來數以十億收入的手遊《王者榮耀》的開發團隊,就傳聞獲得了上億元的獎金。手遊市場的潛力巨大且可開發,可以利用人才優勢掙更多的錢,但澳門的某些生意是固定的、瓜分式的、利益均沾的,加上貨車司機的工作不具創造性,其產生的價值也相對固定,因此出高於市場一倍的價錢請司機,完全違反市場定律,也違背做生意的常理。

  以澳門部分生意人“唔會死錯人”的作風,四萬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只是希望以聳人聽聞的方式,誘使政府考慮調整某工種的勞工政策吧。透過近日群情洶湧的場面(網上的網下的),尤其是司機們毫不留情的“問候”, 可以看出,大家都應該知道是甚麼回事,有人的如意算盤是打不響了。(11/2017)


Saturday, July 17, 2021

澳門需要大賽車

 



鄉魂旅思(九十二)

澳門需要大賽車

太皮

  一年一度的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轉眼已曲終人散。今年既有成名地三級方程式賽事的精彩,亦有格電車手不幸葬身賽道英雄塚的傷感,這屆賽事必然在車迷和市民心中留下烙印。

  我對大賽車有情意結。小時候,提醒我是澳門人的元素主要有幾個,包括賭場、跑狗和大賽車等。賭場現在是天下無敵得使澳門人迷失了,而跑狗其實就是殺狗,自然不應再辦下去,只有賽車,仍然連繫着我的生命周期。

  我還記得小時候在馬場木屋區海邊聽着漁翁街傳來賽車響徹天際的轟鳴想到無線電視播放我流連的街道的影像而大感自豪,仍然記得騙了一個阿姨以為可入場觀看其實只是透過帆布縫偷看賽事使盛妝打扮的她不是味兒的樣子,仍然記得大學時第一次在現場看賽車的興奮感受那嘉年華的氛圍……

  後來做記者,採訪車手,報道賽事,原本對賽車不熟悉,慢慢產生了對觀看賽車的興趣。幾年前,我曾寫過:“大賽車不可以沒有澳門,澳門也不可以沒有大賽車。在澳門還是鄉村之時,全靠大賽車讓澳門響起一點像蚊蚋叫聲般的知名度,我小時候不知澳門有甚麼可令人自豪的地方,是每年一度無線電視犧牲原定節目也要轉播的大賽車,才讓我知道這條著名東望洋賽道的偉大,也加深了我對澳門的感情。沒有大賽車的澳門還是澳門嗎?沒有東望洋燈塔的澳門還是澳門嗎?”(《澳門流着大賽車的血》

  我也曾經問過,為一班不相干的賽車手而封鎖漁翁街和友誼大馬路這些主幹道,犧牲居民生活利益,到底值不值得?以前有疑惑,但現在我的答案是肯定的,除了上面說到的有助提升澳門知名度外,大賽車亦增添了澳門的旅遊元素(只是澳門人沒好好利用這個元素,我見文創資助好像都沒相關項目)。還有,也許大家沒想過,只因大賽車的存在,確保了澳門有幾條馬路的狀況全年都十分優秀,不怕凹凸不平。

  我更發現,其實澳門人好需要大賽車。唯獨大賽車,是整體澳門人都參與其中的活動,煙花匯演、除夕倒數、龍舟競渡,以及近年大熱的幻彩大巡遊都不能牽動所有澳門人的心,只有大賽車,因其耗時的賽道加固,加上封路和塞車的關係,使得每一個澳門人都牽涉其中,大家都知道賽車了,只有這件事,提醒大家:我是澳門人。儘管大家的心情可能會很負面,甚至經常咒罵,但不能否認,大家都共同“參與”大賽事了。

  近年要求取消大賽車的呼聲少了,但仍有人因大賽車帶來幾天的交通擠塞而認為應該取消或將跑道搬去路環。(甚麼?)市民可以容忍那些繁忙時段停車路邊等人的自私精,也可以忍受掘路工程曠日持久而竟然沒人開工,卻不可以在大賽車期間早起半至一小時起床?

  澳門已經好悶了,大賽車帶來的不便正好可刺激一下人們的神經。一年一度,我可以接受,這大概也是提醒自己時光正在流逝的好方法。(11/2017)


Wednesday, July 14, 2021

片尾場景(Post-credits Scene),漫威影迷的信仰

 



鄉魂旅思(一零六)

片尾場景(Post-credits Scene),漫威影迷的信仰

太皮


作為漫威電影宇宙觀(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第十八部電影作品,《黑豹》(Black Panther)在美國本土因由黑人主演及其政治涵意廣獲好評,無論在爛蕃茄還是 Metacritic 等權威影視綜評網站,都獲得MCU作品史無前例的高分。但在華人社會,由於缺少熟悉的明星座鎮,儘管匯聚一班好戲之人且情節乾脆利落,還是未得到太大回響,反而有人大呼中伏。


我認為《黑豹》的主題尚算清晰,沒提出諸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大條道理,只在電影中不斷反問:瓦干達擁有超強科技和資源,安於一隅的治國理念是否正義?(可看出大美國心態)看着其他黑人同胞受苦受難,而瓦干達人民卻生活在超人類的社會裡,是否有責任去改變同一族裔(黑人)的生存弱勢?這些最初由叛變的皇弟提出的疑問,電影最後終於得到了答案。


《黑豹》是MCU中第一個以黑人為主角的電影,而稍後的Captain Marvel更會以女性為主角(儘管有報道指漫威已為黑寡婦的獨立電影進行劇本創作,但還是被搶去頭啖湯了),有趣的是,DC漫畫中也有一個Captain Marvel(因版權爭議已改名為Shazam),主角則是小孩子,也將電影化。兩部電影互搭便車,都將於明年上半年上映,將會是一時佳話。


《黑豹》可看作是《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的前湊,如果錯過前者,大概就不能完全看得懂後者了。當然,看一下 YouTube上眾多彩蛋分析或者“四分鐘看完一部電影”等視頻也可以,但相信是Marvel影迷的話,無論如何都會撈汁看完本片的。


說起Marvel影迷,我想起大年初二在UA銀河看《黑豹》,發現竟然有三分一人留待放完Post-credits Scene(片尾場景)後才離場,人數比過去都多,可見MCU已越來越多捧場客。自從MCU開山之作《鐵甲奇俠》(Iron Man)引進提示續集劇情的片尾場景開始,等到放完Credits已是Marvel影迷的指定動作,我每次到影院看MCU電影,都不難找到同路人。


儘管有些片尾場景好無聊(例如《復仇者聯盟》中一眾英雄在吃雞卷),儘管有些則是純粹搞笑(例如《蜘蛛俠:強勢回歸》中美國隊長在講“耐性”的重要性),儘管片尾場景稍後便可以在YouTube等網站看到,甚至可以在維基等網站上看文字描述,但也不及留在電影院裡看來得新鮮和原汁原味。可以說,Post-credits Scene已是漫威影迷的一大信仰,作為一個忠實粉絲,必然等到畫面全黑才離開。


當然Post-credits Scene不是MCU首創,例如X-Men第三集,最後也曾出現X博士疑似翻生的場景,但不庸置疑,Post-credits Scene卻是由MCU發揚光大的,據報之所以有此設定,是漫威影業總裁Kevin Feige希望觀眾能留到最後看看有甚麼人參與電影製作,其靈感來自於年輕時觀看同樣有Post-credits Scene的電影《咪走堂》(Ferris Bueller's Day Off)時的感受。


在其他超級英雄電影中,同屬由Marvel漫畫改編的X-Men系列及DC的DC Extended Universe作品中,也有受MCU影響的例子,如前者在《死侍》及後者在《正義聯盟》中加入了Post-credits Scene(《死侍》主角還提到了經常在MCU片尾場景出現的Nick Fury的主演者Samuel Jackson的名字),可見這小秘技已得到普遍接受,觀眾也樂於等待。當然,想知道除了MCU電影外的超級英雄電影有沒有片尾場景,也可以搜一搜英文網站,那些看了優先場的記者會率先披露。(02/2018)



以下短片綜合了 MCU第一至第十六部作品的 Mid-credits Scene及Post-credits Scene,不妨一看:





Saturday, July 10, 2021

澳門:天鴿吹醒的不死鳥

 



鄉魂旅思(九十)

澳門:天鴿吹醒的不死鳥

太皮


  還在上周二(2017年8月22日),澳門市面仍一片風平浪靜,除了一些人因次日要放假或出行而特別關心颱風天鴿的動向外,相信沒太多人注意這個即將形成的惡魔,就算注意了,也許意識仍停留在天鴿會吹向台灣以北,而非澳門,殊不知,天鴿已俏俏改變方向,而我們仍懞然不覺,大禍即將臨頭。


  對於這次颱風,我武斷的肯定,每個澳門人將來都會有說不完的話題。事實上,政府也沒辦法建一堵“李氏力牆”來阻擋颱台,災害一定會出現,大廈一樣會搖晃得令人心驚膽戰,儘管天災避無可避,但預報是今次風災最大問題,預報做得好,可減少人命傷亡和財物損失。


  有預報,有關部門可以先做一些設施保護古建築和古樹,電力公司和水公司也會嚴陣以待,而市民也可以替門窗做一些防風準備(過往經常看到的防風公益廣告這兩年好像消失了),還會儲備食物和食水,並避免前往低漥地區。然而,令人奇怪的是,今次整個颱風前的氣氛都十分怪異,非但沒令人提高警覺,反而有一種錯覺令人放下戒心,以為今次打風又是流料。


  我越來越覺得今次風暴潮可用“海嘯”來形容(風暴潮本來也叫做“氣象海嘯”),超過5.5米高的水位(水務局說停電了監測不到5.5米後的數據,可能更高),不但來得快,退得也快,等於讓澳門的西海傍受了兩次衝擊,任你宇宙級的排水系統也無用,因為沿海地區都在海平線以下。雖然政府做得不夠好,但這次天災的成分更高,因此,任何人都沒資格對受災群眾幸災樂禍。


  歷史原因,內港大部分地面海拔都不夠兩米,而普通潮漲時海水已有兩米高,高於兩米就會出現了海水倒灌,解決這個問題,最理想方式是將整個內港建築物完全推倒,將地面墊高幾米後再重新興建,又或者將內港填平,一了百了——這些想法都絕對是天方夜譚。也有人建議過堤壩方案,但涉及徵地和收窄河道,似乎也難以實現。政府目前正計劃興建的擋潮閘能減低風暴潮的影響,也許是現在可以選擇的最好方案之一。但任何措施,都沒可能一勞永逸,居民提高警覺意識還是相當重要。哪怕是美國這麼先進的國家,在受到颶風襲擊時也要水浸停電和疏散居民。這次天鴿天災還打醒了澳門人:一,澳門並非沒有天災;二,澳門並非福地;三,打風會死人。


  說起打風死人,澳門就曾經發生多起“會死人”的風災,最著名的是發生在1874年的甲戌風災,一共有五千人喪命,而1983年颱風愛倫襲澳,也有傷亡紀錄。我也記得,小時候有次八號風球,從新聞得知,不記得是一位小販還是一位清潔工,給從高空被風吹下來的硬物擊中而喪命的事件(也許發生在香港),一直緊記着,打風時都怕飛來橫禍,除了工作必要,我都會留在室內。


  因此,我對於新聞採訪八號風球的交通狀況的一些角度大惑不解(當然,的士宰客的行為還是可以講講的),其中一位滯留在機場的旅客還投訴沒巴士沒發財巴呢。打八號風時就應該留在室內安全地方,仍有人在街上走動,問題不是交通,而是甚麼人讓那些人冒險走到街外?是僱主不理員工安危強行要他們上班嗎?人們常常討論澳門要有全天候通車的橋樑和隧道,問題是整個外界環境都不安全了,那些全天候通道還是留給警隊和醫院使用吧!


  當然,天鴿也刮起了澳門人的良善品格,連日來大家儘管家裡也是沒水沒電,但仍組織義工,清潔街道、給孤獨長者送飯送水,令人動容。這些義工當中,大部分是十多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這些年輕人在已經富裕的澳門成長,比起上一二代(這裡的代以十年為計),他們對社會更有歸屬感和使命感,這令人覺得澳門還是充滿希望。澳門是一隻不死鳥(菲尼克斯),未來將在這些年輕人的帶領和參與下,邁向更光輝前途。


Wednesday, July 07, 2021

迷失Hit Rate

 



鄉魂旅思(八十四)

迷失Hit Rate

太皮


有時我會想,我在網上發表的文章會不會“悶親”讀者呢?


在這個速食時代,在這個碎片化閱讀風氣盛行的社會(而澳門閱讀風氣本來就很差),作者“識精”的話,就不應該寫 “抒情”文,而是應該將火力集中在那些有point的文章上(好像香港網媒對此類文章有個術語,但一時之間記不起,也找不到Reference);用粵語和口語也不應該像我這般點到即止,而是要去到最盡。目的,就是為了兩個字:Hit Rate。


老實說,記者出身的我又怎會不識寫那些“有Point”文呢,隨便抓住政府一項有缺失的政策(其實政策一定是有缺失的,因為它沒可能滿足所有人),逐條、逐點發表見解,當中有一些意見是大家都知道的,有一些則也許是我獨創的發現,再加上一些譴責(看你目的是“小罵大幫忙”還是其它),冷嘲熱諷一番,還要把官方的解釋當透明(它有它解釋,你有你發炮),這種文章一定可以吸引不少點閱率,增加被轉發的機會。文章觀點一定有其道理,但是否完全正確就不用考究了(事實上寫作者也不用站在官方立場思考),最緊要是博收視。


只是,這些文章已越來越多,社會上太多專家,太多戾氣,太多誤解,寫這種文章,寫得快未經深思熟慮於事無補(我自尊心差怕觀點被質疑反駁),寫得慢又會被認作拾人牙慧食人口水尾,至於純粹稱讚政府“仁政”的文章,就不應該由獨立的寫作者來寫,更不用說其趕客的程度了。我不敢說自己不會寫這類“有point”文,有時遇到不公平,實有也有不平則鳴之感,但大多時候都不是我的首選。


此外,我還考慮到文章的傳播和流傳。網上傳媒要靠社交媒體來傳播,臉書是首選,但臉書的設定是一個群體中多人Like和Share,文章才能凝成“力量”,觸及更多的人。但這受到地域的限制,每個地區的文章都會有局限,例如香港那些潮文、網上政論文,來來去去也只在香港受歡迎,在澳門的歡迎程度就不太廣泛,更遑論去到更遠的地方;至於澳門本地的“有Point”文章,也最多在本地造成關注。


當然,做到本地關注已經不簡單,我相信我的“抒情文”也足以在本地吸收一些人閱讀,但我想得更遠,我希望我的文章除了能在澳門本地引起興趣之外,也能透過網絡平台的“長尾理論”,去到更遠的地方。正如我們未必會關注哥倫比亞和千里達的消息,卻會閱讀馬奎斯和奈波爾的文學作品一樣,透過網絡平台,以文學的樣式,可令更多人認識澳門。


同樣道理,我們很少會見到有人將1920至1930年的新聞結集出版(就算有書店也未必買得到),但文藝的話,就能流傳得更廣更久,至今,中國五四時代的作品仍佔內地書籍銷量一定份額,可見,文藝的文獻意義、記錄社會的意義也十分重要。網上的有Point文很快就會消失,而文學類的也許會留得久一點。(可能有人說現在的一些新聞有個性,已不是平舖直序式的,但我的看法是,如果新聞變成有個性化,嚴格來說不能算是新聞了,記者的新聞操守首先就值得懷疑。)


不過,到頭來,還是看經營者追求的是hit rate還是甚麼吧。像內容農場,沒頭沒尾得啖笑的文章,hit rate最多,也許可以領一時之風騷,但對世界基本意義不大。


我還是不想太多,不要為自己設限,就寫自己喜歡寫的、有意義的文章吧。


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我的文章會不會悶?我自問自答:我讀別人類似的文章是不會悶的,只要作者有真情實感,能夠娓娓道來,就會令人感動,不會使人生悶——悶的,是那個閱讀者浮躁的心靈而已。


Saturday, July 03, 2021

所謂愛情

 



鄉魂旅思(八十八、八十九)

所謂愛情

太皮


  愛情呢家嘢,不好說。科學研究顯示愛情是由多巴胺產生的腦部化學作用所影響,情況同強逼症一樣,使我們不得不愛上,這就可以解釋為甚麼富家女會愛上窮小子,美男子為何會愛上妓女一樣。這種化學作用最多三年,三年裡情侶可以由牽手到做愛到生小孩到離婚。多巴胺的學說只能解釋你為甚麼會產生愛情,卻沒講明你為甚麼就喜愛A,而不喜愛B和C。因此,佛洛伊德的學說可以作個補充,你喜愛甚麼人受你的童年的印象影響,遠至一生。

  科學研究也得出結論,一個雄性或一個雌性是否吸引,還與體味和基因分布有關。在兩性關係上,原來人類同分泌費洛蒙的昆蟲還有共通之處。

  說得這麼複雜,我還是認為俄國詩人和小說家萊蒙托夫在《當代英雄》中的詮釋來得簡單,也為窮撚們提供了無限遐想。具體內容我不記得了,大概是這樣的:主角畢巧林(彼卻林)想到,愛情發生的時候,一切世俗的見解,一切地位,美丑好惡都不重要,最重要是男女雙方兩手緊握時那有如觸電般的感覺,那就決定愛情了。想深一層,這種情況對踏出愛情的第一步有用,維持愛情卻顯得蒼白乏力。

  貧賤夫妻百事哀,所謂的有情飲水飽在澳門這個地方有如天方夜譚。成年人了,我們向往真愛,但不要以為這個世界的真愛可以長存,愛情只有在回憶及離散的過程中幾何化地擴大和加固,再給我等所謂文人雅士粉飾一番,那就變成真愛。真愛只是世間痴男怨女一方心靈樂土,卻未曾現過世相。杜牧寫了一首詩讚賞十三歲的妓女呢,在我看來那比歌頌真愛的作品來得更真實和更具感染力。

  我應該說,真愛是有的,但由於在現實生活的時間長河裡不算甚麼,所以可以忽略不說。兩個人兩情相悅既而牽手擁抱接吻做愛,我們不能不說是真愛,那一刻“山無棱,天地合”。不過,要注意的是,真愛好像也沒有甚麼好結果,孔雀東南飛的故事、梁祝的故事、白蛇傳的故事,連澳門也有連理樹的故事,對於容易心臟病發喜歡生活波瀾不驚的澳門人來說,誰還去追求真愛?

  如果好彩,兩個兩情相悅的人結合了,但不久多巴胺消失,最後真愛轉變為親情,這還是順利過渡,若然一下不慎,隨便一方將真愛過渡到另一個異性身上,那就要離婚了。這是兩個人結合的情況,若果不結合的話,“舊愛始終是最好的”這句話就發生作用,因為記憶的擴容比現實所需要的空間來得厲害,那麼真愛又沉潛下去了。

  說來說去,其實我想說,愛情最後還需回到如巴爾扎克小說所描寫般的市儈,才得以開花結果。男的希望老婆在朋友堆中就算不漂亮,也要家庭富有或者受到友儕的歡迎;女的除了希望老公有可堪炫耀的錢財,或者名氣,或者權力,或者英俊,或者是公認的好老公(這也是足以炫耀的),最重要是可以滿足女人的虛榮——虛榮沒有,愛情就沒有了。

  有時在談論這些問題的時候,我不知道為甚麼女人有時會不承認,其實這是人的本性,女人有虛榮感,那是因為本身的母性,希望子女可以有一個安全和優越的環境成長。女人否認虛榮感就像男人否認好色一樣讓人感到可笑。也許,我說錯了,那不叫虛榮感,那叫做“安全感”,“安全感”,是人類繁衍的關鍵。

  我講那麼多,都係想講,愛情始終會淡,而記憶卻異常珍貴(正所謂“愛情太短而遺忘太長”),但人總要犯賤,煮到埋嚟唔一定會食。

  以前我聽到朋友說要跟拍了很久拖的人分手,我就會勸其三思,因為與一個人一同成長一同經歷不是那麼容易的,要與其他人重新建立關係,重新找回記憶很難,要不然就與一個新的人去重覆舊的人走過的足跡。然而,與新的人最後感情也會轉淡的,既然舊的人愛你,還是不要離開吧!因為我知道記憶的破壞力。不過,人始終要經歷各個階段,如果認為要結束一段感情重新上路,我認為也無可厚非,但我希望那些人可以善待記憶,不要讓記憶就這樣變為詩中的一個場景繼而消失得無形無蹤。

  是的,女人有很多種,有些會將自己放在防護罩裡、有些卻愛將自己的愛情分享、有些喜歡跟男人比、有些女人做人很有原則,總之女人千奇百怪,但男人呢?男人只不過是一種粗鄙的“慾食性”動物,一生人中用下半身思考的時間較多,十分單純。記得有位作家叫蕭關鴻的寫了本書叫《永恆的誘惑》,把女性描述成男人的鎖匙,大概沒有奇形怪狀如夢似煙的女性,男人就不其為男人,藝術家就不其為藝術家了,“愛情是藝術家靈感的一個永不枯竭的源泉”。

  真愛並非甚麼珍禽異獸,只是性欲和記憶下的幻象,僅此而已。不過,既然人是短暫而實在的生存,而未發生始終是虛無,為甚麼我們卻不去享受短暫而轟烈的愛呢?存在與虛無,真實與幻想,有時不用區分得太清楚。

  是的,真愛是虛無的,但是,真正懂得愛情的人,是知道如何將真愛化成一股細流,流淌過整條生命線。那就是夫妻的和諧生活。大概婚姻美滿的人會覺得我亂說,其實我也覺得自己有點語無倫次了。愛情又怎會這麼容易解釋?比起愛情,付出與關懷是更值得人類擁有的情感。(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