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anuary 28, 2023

(金漆皮毛)發泡膠盒憶舊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金漆皮毛)發泡膠盒憶舊

太皮

    澳門的麥記美式快餐店,由於青春期曾在那裡做過兩年多兼職之故,提起時會有一點特殊情感。最初,那裡的食品是澳門草根階層負擔不起的,後來,到二〇〇〇年前後,儼然已是窮人恩物了。那時在內地,相對其他食品而言,麥記價錢仍比較昂貴,對象是小資階層,推出的套餐甚至是沒有優惠的。到最近,也已開始被叫作“窮人餐”了,與全球其他地方一樣,降維成草根食品。

    我不是特別愛吃麥記快餐,但其大部分餐單內容數十年不變,加上口味穩定,令我不會有“中伏”之虞;沒有期望,也不會失望。在沒胃口或不知吃甚麼時,會是有保證的選擇。幾年前到外國旅遊,水土不服,上吐下瀉,稍為恢復,仍在倒胃口時,也是靠其填飽肚子。各地白米飯的品種和味道不同,麥記漢堡的味道卻是相差不大的。認識麥記的人大概都知道產品一致性背後的故事,這裡就不贅了。

    味道不變,體積卻日益窈窕。先不說外地的,單就本地而言,有次吃豬柳包,不慎將之與咖啡杯蓋重疊一起,發現前者平面面積竟然比後者還小,其食物比過去縮水不辯自明。

    以前的包怎麼一個“大”法呢?從包裝就可判定。據說最初魚柳包、麥香雞包及豬柳蛋包等推出市面時,都用發泡膠盒包裝,如果不是有一定份量,是不用裝在發泡膠盒裡的。到我有條件光顧,只剩下巨無霸和麥樂雞塊是用發泡膠盒了。用發泡膠盒盛放的麥記食品,整體感覺都比現在高級。

    很早之前,巨無霸與麥樂雞塊已改用紙盒了。後來作業方式也有改變,從預製一定數量成品放在暖櫃裡待售,改為現時的現叫現“砌”。點一個巨無霸,廚房員工“砌”好,就會像美國隊長上身般,將之“飛”到打包處。顧客收到食品打開,往往會被眼前的“藝術品”震驚。

    自從麥記轉為“飛”出來的製作模式後,每次打開巨無霸都有驚喜,不是酸瓜生菜雞飛狗走,就是漢堡像遭作弄的薯蛋頭先生般東倒西歪。在發泡膠盒包裝時代它有一定身價,怎會受如此對待?

    發泡膠即泡沫塑料,又叫保麗龍,當中的化學成分是聚苯乙烯,便宜,但不耐用,作為餐具,一般只作一次性用途。在所謂的“環保膠盒”出現前,澳門餐飲外賣幾乎都使用發泡膠作為盛放食物的容器。

    印象中,在我幼小階段,那時的一些打包食物,只要沒有湯汁,都是用牛油紙和膠袋包好的。用發泡膠的是一些稍為“昂貴”的食品,如午餐飯盒等。上世紀八十年代,祐漢舊可樂廠對面,有一露天街市,一到中午,幾檔售賣飯盒的攤檔就吸引了大量工廠打工仔光顧。那時我受電視劇角色吃飯盒的帥氣場面影響,每次經過總會多看幾眼,覺得那些飯盒很美味,這大概是我對發泡膠盒的最初回憶。然而家裡總備有午飯,且那時不似現在般自煮比外食還貴,一直等到差不多小學畢業,才有機會吃飯盒。

    二○二一年開始,澳門不再入口發泡膠餐具,現時更研究禁止進口包裝生果的發泡膠托盤,未來我們見到發泡膠的機會將變得罕有。發泡膠飯盒等容器,註定成為記憶,而且也是我不可割裂的成長記憶:

    中午放學回家,飯盒吃剩三分一,分給旁邊一直虎視眈眈的狗吃;麥記同事吃厭漢堡轉口味,吃的“十文兜”飯盒裡藏着小強;暑假天天晚睡晚起,起床時弟弟已買好飯盒;在內地上大學時,午餐是一盒飯、一盒菜……這些記憶,與發泡膠盒特有的質感是分不開的……

    發泡膠的退場,大概也算是一個時代的終結。環保是大勢所趨,也是普世價值。想不到會為發泡膠傷春悲秋呢,未來,只能到仍使用發泡膠盒的地方,吃個三餸飯之類的食物,重溫一下舊夢吧。



Wednesday, January 25, 2023

過年種種

Photo by Jason Leung on Unsplash


過年種種

太皮


  如果說,還有甚麼可以勾起我對過年的期待,也許就是那難得連放三天的假期了,天可憐見,今年假期更是連上周末兩天,令假期一共五日,雖依舊會稍縱即逝,但倒可以睡一兩天懶覺。年齡漸大,感到的年味也是越來越失色了,自己一旦接受這個事實也就等於接受成長,卻又不得不面對,只是孩提時春節的快樂記憶,總像煙花一樣無時無刻不在腦際裡綻放,面對當下乏善可陳的春節氣氛,有點心不甘情不願。

  就算懸紅一百萬元,現在是無論如何都找尋不到小時候那種窩心年味的。當時住在馬場木屋區,由孩子們放寒假算起一直到假期結束的十幾天,就好比點燃了一枚爆竹,正月頭三天是高潮所在,爆竹炸開了,於是整個馬場木屋區由暗啞的棕色和寒風中的綠色,一下子佈滿了暖烘烘的紅色紙屑,揮春、利市和新衣,到處可見。連池塘的食蚊魚好像也換了金裝,在浮萍底下閃閃發光。

  新年之前,士多例必開始售賣爆竹和煙花,將原本死板的門面打造得花枝招展,貨品種類繁多,令人目不暇給。那黃色一盒盒可以一排燃放、又可以拆開單個點燃的小鞭炮,那握在手上不斷吐出火球的龍吐珠,那些會鑽上天空的飛天老鼠,逗得小孩子們眉花眼笑,只是貧窮孩子多,不是個個玩得起,誰人拿起一根幾十發的龍吐珠,他就做了一刻的王,直至最後一粒火藥球有氣沒力地彈出來為止,他都是所有人焦點所在。有時,孩子們手指夾着香枝,跑到空地上,將爆竹掩埋泥土下,一點燃,“啪”的一聲,泥土四飛,女孩或咿呀鬼叫,或四散奔逃,男孩則捧腹大笑,笑兮兮地再點燃另一個。

  其實那些煙花啊,幾十年如一日,連包裝也幾乎沒改變過,現在澳門新年期間在指定地點放煙花,還可以買到那些舊式樣的東西,不同的是,當你握着龍吐珠的時候,心情已經完全不一樣了,不是怕別人弄傷自己,就是怕自己射中別人,更怕射散美好的童年回憶。當年指定的燃放爆竹地點在銅馬廣場,在那裡玩一回,是可以向馬場小孩炫耀的一件風光事兒,我家三兄妹在海堤上拍下一張照片,那真是孩童時絕無僅有的威風史。

  對我來說,如今過年還是比較犯愁的,這個“愁”主要來自於那個又名“紅包”或“壓歲錢”的利市(或作“利是”),無論名稱如何,其外貌和精神內核都是一樣的:紅色的紙封,裹着讓人喜聞樂見的紙幣。

  到這一刻還未婚的我,利市總在春節期間扮演一個令我尷尬難堪的狠角色,這傢伙看似和諧溫馨,卻也惡形惡相,逼視你雙眼,質問你:“你甚麼時候才派利市給人?”

  遇到朋友,與其令那些善良的傢伙糾結於派不派利市給我的矛盾中,我倒不如先下手為強,厚顏無恥地討走利市,把尷尬留給自己;可是,年復一年地討親友利市總不是辦法,最可怕的是我的弟妹均已成婚,開始派利市給我了,第一年我還可面不改容地收下,到了第二年、第三年,也就有點擔憂了:萬一年輕我十歲的表弟妹也結婚並且給我利市,我該用一個怎樣的態度去接受啊?大齡男青年的彷徨心理,也許只有大齡女青年才會明白。──中國人口那麼多,一定與萬惡的派利市文化有關!剛好聽新聞說,現在內地作興攀比派利市的金額,今年你給我孩子三百元吧,明年我給夠你孩子六百,真是聽得人心驚膽戰,如此幾何級的加碼,真是沒完沒了!難怪有避年之說,年本來要開開心心地過,卻有一些人要在年關前灰頭土腦地臨陣脫逃。

  記起小時候,木屋區有一戶鄰居,每年春節期間總要舉家前往桂林旅遊,那時我就很嚮往那個叫桂林的地方了,可以吸引這家子人一年又一年地前往。我央求母親,也帶我們去吧,她總是一臉怒容:哪有那麼多錢?我唯有掛着那時還未流行的“囧”字臉,羡慕地看着那家人開開心心地離家外遊。後來,我想,八十年代初由澳門往廣西的交通還不暢達,去趟廣州還得坐船,去“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更是不容易了,每年都去,對住在木屋區的窮人來說談何容易?終於頓悟那也許只是避年的遁詞。

  這麼有壓力的事情不要再說,說個有點爛的笑話給大家聽吧!朋友都知道我名字中有個“年”字,也知道我體形龐大,話說有一年,我還在做日報記者,不知說了甚麼話得罪一位同事,那同事懷恨在心,隱而不發,過了幾天,覷準時機,在我身旁滑過,洋洋得意地道:“大家看我,我在‘過肥年’啊!”哈哈,好笑不? 

(二零一二年一月二十五日《澳門日報‧鏡海》)


Saturday, January 21, 2023

(金漆皮毛)核檢助力口腔健康發展

 

(新華網圖片)

(金漆皮毛)核檢助力口腔健康發展

太皮

    #曲線要講明

    我佩服牙醫,皆因求診者的口腔千奇百怪,他們欣然面對、仔細診斷,除豐厚診金外,也必定有一顆為民服務的心。牙痛慘過大病,在痛不欲生之時,牙醫如天兵神將,挽狂瀾於既倒,豈不令人感恩戴德?

    現在我更佩服核酸採樣員,與其相比,牙醫每日面對的口腔數目,小巫見大巫矣。全民核酸等高峰時段,採樣員庖丁上身,以出神入化之技,換手套、消毒、打開棉簽包裝,一邊問你高姓大名、做口還是鼻,一邊已將棉簽伸進你七竅之一。你那如鯁在喉或鼻癢難熬的感受還未結束,耳邊已響起“下一位”的呼喊。

    澳門不少人選擇核檢做口,而內地講求效率,已幾乎一律只做口了。

    我可想像採樣員每日面對的口腔是多麼的波瀾壯濶。先不說有些人牙齒岩岩巉巉,有些人口腔裡只剩下散兵游勇,還有那歲月、香煙及咖啡等在牙齒上的鬼斧神工,更有那幽幽的蘭桂之香,以及那看不見、摸不着、能力成疑的奧密克戎。面對種種挑戰,採樣員克己盡責,以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服務態度完成任務。

    戴口罩令人與病毒隔絕,有段時間澳門流感感染率低,可見確有用處,但同時也令人抵抗力在長期受保護的狀況下,變得弱不禁風。至於做核酸,同樣也有“副作用”:口腔變得衛生。

    顧慮採樣員感受的人,大概在採樣前會將鼻屎挖淨,將口腔中的殘渣剔清,鼻屎多是不會令人生病的,但口腔不衛生問題就大,睇牙不便宜,起碼銀包傷不起。核檢之故,大家口腔變得健康了,以前吃完飯不漱口,現在至少用牙線挑一下;以前一條頑固的菜心殘骸由午飯留到晚餐,期間多少次有人想提你,又怕你介意,現在你做核檢前起碼照鏡自我檢查;以前任由搖搖欲墜的牙齒苟延殘喘,現在則把心一橫除之而後快。這些,都是核檢意想不到的收穫。

    嗯,這樣一想,核酸檢測簡直是二十一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啊。


Wednesday, January 18, 2023

文學雜誌《澳門筆匯》第83期出版



消息來源:澳門筆會網

由澳門筆會出版的最新一期文學雜誌《澳門筆匯》(第八十三期),以“仰望星空,點亮星辰”為主題,讓本澳作者深情描繪璀璨星空的壯闊圖景,體現了澳門文學的浪漫詩意與澎湃活力。

“仰望星空,點亮星辰” 欄目中,穆濤、谷雨、花語、陳奇川、水月等作者將創作目光聚焦在神秘高遠的星空上,透過抒發豐饒細膩的心靈感悟,以文學暖光照亮生活。“澳門○○後寫作人特輯”集合甘遠來、司徒子榆、以馬、鄺子洋、禤品融等“Z世代”寫作好手,各自透過作品探索創作的各種可能性,展現出澳門文學生力軍的朝氣與多彩。特輯內更收錄評論家李觀鼎對作品的點評,值得文學愛好者參考。

“創作大中華”欄目,古冰、譚健鍬、鍾立等作者交出新作,為本期燦爛的文學星空版圖增添了耀眼光芒。“文藝觀.觀文藝”欄目,刊發“致廣大而盡精微”的文藝評論作品。本期刊錄的“澳門文學動態”,則介紹了多項文學活動及澳門作家新作出版。

《澳門筆匯》由澳門基金會贊助出版,每本售價二十元,可於澳門文化廣場、星光書店訂購。電子版則可於澳門筆會網 penofmacau.com 或澳門虛擬圖書館 macaudata.mo 免費下載。


此期雜誌刊載有內地學者朱郁文先生評論太皮的文章《囚徒困境與城市命運——讀太皮〈綠氈上的囚徒〉》(刊登第82至88頁),值得一讀,以下為精彩預覽:






Saturday, January 14, 2023

(金漆皮毛)抽獎之體驗



(金漆皮毛)抽獎之體驗

太皮

    此稿刊登之時正是全球球迷翹首以待的世界盃開鑼之日,數以億計球迷(當中大部分缺乏運動)安坐家中,肉緊看着連後備加起來總數只有八百多個的球員(當中大部分運動過量)在綠茵場上拼搶和掃射那小小皮球。

    當今轉播技術發達,每場球賽都有為數不少的攝錄機,幾乎無死角地拍攝球場發生的一切,躺平在家觀賞,一定比現場看得更清楚。不過,還有數以十萬計的球迷親赴中東小國卡塔爾,為支持的球隊打氣,其實圖的是甚麼呢?臨場體驗、狂熱氣氛和現場互相感染的情緒。看轉播和臨場看到球場上的事實幾乎一樣,體驗感卻千差萬別。

    最近政府和社團合辦電子消費嘉年華,消費滿68元就有一次抽獎機會。經常懷着僥倖心理的筆者自然十分buy此推廣活動。消費過後,打開抽獎頁面,按下抽獎鍵,看着轉盤的指針最後落在銀碼(基本是10元)或“謝謝參與”處,是一種有趣的體驗。

    現有八種電子支付工具,除一種我沒驗證外,其餘七種我都試過了,當中,有六種可以有較為互動的方式參與抽獎,有一種則是“被”參與抽獎。後者是當你消費完就彈出一個頁面,無論是只有一次還是五次抽獎機會,都只能按一下,經後台運算,有就有,冇就冇,令人將信將疑,患得患失,體驗感差。

    為何不能儲多幾次機會再抽?為何不能在自己認為有利的時機再抽?為何五次機會只能按一次?有居民在網上或打上電台時事節目表達不滿,認為有蠱惑。誠然,澳門的抽獎活動都受監管,且此活動由政府主辦,該不會有違法問題。也許,那支付工具是為免使用者忘記抽獎而被歸零抽獎機會吧,但卻忽視了顧客體驗和展示公平性,是一大敗筆。

    瀏覽正在舉行的澳門美食節參加商戶名單,幾乎所有都可透過手機叫外賣,既然如此,居民為甚麼還要到會場同人逼去吃尋常的東西?就是因為有不同的體驗。(原載於《澳門日報》2022年11月中)

Wednesday, January 11, 2023

澳門是我家 齊來守護她

圖片來源:Photo by christopher catbagan on Unsplash


 澳門是我家  齊來守護她

太皮


    澳門人沒有水晶球,一個月前,我們這些自律得令人髮指的澳人,又怎預料到地區傳統的聖誕新年節慶,竟然會在“抗疫”中度過?

    這次抗疫,是真的抗疫。過去三年縱有所謂疫情,但“陽性”對大部分澳人來說仍只是一個傳說。抗疫三年,戲肉在今月。

    寫此文時相隔“大逆轉”已然三周。先不說友人同事中染疫者佔大多數,不同群組專頁更有不少帖文反映居民患病的慘況,求診等十多小時的絕望,買不到藥物的悲嘆,乃至超市功能飲料被搶購一空的場景;不少部門、機構員工近乎團滅,麵包店冇麵包,餐廳停業,快餐店提早打烊,連外賣也沒有車手送!

    相信當初要求開放時,不少人已做好心理準備,卻想不到現實如此慘烈。親人陸續染疫,自己也不知何時會殺入“羊”群——也許就在交稿後,肌肉好像在隱隱作痛呢。各種憂慮、不安,既擔憂長輩大人們有突發狀況,又怕孩童染疫遭受痛苦,心情十分煎熬。看到所反映的急診狀況慘不忍睹,我唯一願望就是親人不要病至需要急診救助的程度。

    過去對外地的“疫情”一直隔岸觀火,以為澳門真的是蓮花寶地,吉地天相,現在才知道小城並非“天選之地”。

    澳門人都不容易,社會各界面臨不同困難,而醫護的壓力更處於臨界點,也許現在真的要說聲“天佑澳門”。

   經此一役,澳門還能否浴火重生?(原載澳門日報)

Saturday, January 07, 2023

(金漆皮毛)綠碼元宇宙

綠碼元宇宙

太皮

    一個多禮拜前,澳門出現新的新冠病例,澳人如驚弓之鳥,又像歷盡滄桑的情場老手,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重新經歷種種令人不喜的場面:疫情記者會、抗原自測、排隊核檢,以及戴KN95口罩等。疫情像盅子裡那三粒骰子一樣,不知開大還是開細。邀天之幸,至截稿時,澳門疫情防控形勢一片大好,美食節、大賽車和聖誕節慶當可如期進行。

    首宗個案發現時,我正在外地小遊,原本已害怕標準不一致而出現行程阻礙,得悉最新疫情,更怕被無緣無故拉去隔離。那是我疫情以來首次離開澳門和廣東省,無論事前的行程準備、過程中的複雜過程,乃至完結回澳後的餘波,都一直為保住那“隻”珍貴的綠碼而犯愁。綠碼易受刺激,隨時變黃變紅,就算你多麼誠惶誠恐,卑躬屈膝,它都可能說變就變。

    在社交app上看到不少外省人反映,在我小遊的那個地方待到第三天,那隻綠碼有理沒理都會變黃,如此一來便寸步難行,因為進入公共場所都要綠碼,去景點更要求四十八小時核酸陰性證明。幸好我按足指引,包括預先報備,連日核檢,在第三天總算保住綠碼,離開時順利上高鐵,至於在珠海過關是否順利,那是後話。後來看到有人說,第三天變黃是因為沒報備之故,看來,疫情防控,真不是講玩。

    在疫情發生之前,沒有健康碼,沒有場所碼,沒有通關憑證,也沒有大數據行程卡,可能由於手機支付的普及,我們大部人都知道甚麼叫二維碼了,各種各樣的疫情二維碼的使用便變得順理成章。也許一開始都不會欣然接受,但久而久之,也就習慣成自然,日子必須過。在開通那些功能前,或多或少又要經歷身份資料的綁定和人臉識別認證等程序,為了使用電子支付,為了出示綠碼,這些年來,我們在網絡世界已建立了大量個人檔案,不知不覺地參與構建元宇宙。

    在《二十二世紀殺人網絡》裡,人類只是被人工智能飼養着的有機體,提供養份以維持機械的運作。現實中的人類可能也正朝這個方向發展,不同的是人類仍可相對自由活動,但提供人工智能“養份”,卻是一樣的。

    透過數碼化,我們在網絡世界建立了不同的檔案,社交網絡也名正言順地獲取了我們大部分的生命史,只是這個數據,並沒有用圖像來表示,仍是一些普通人看不懂的編碼而已。也許,這些檔案,只要集合到一個應用場景裡,再用圖像來呈現,就可以是元宇宙了。

    我們在線下勞動、生存,正在產生動能去建立不同的數據,這些數據像靈魂一樣,透過程式也好,透過元宇宙也罷,不正像《二十二世紀殺人網絡》裡的世界嗎?數碼化的不斷延展,真正可以做到“靈魂”不滅了,克隆技術可能可以重造肉身,元宇宙則可以重塑靈魂。我們人死了,只要數據不被刪除的話,透過一定運算模式,在元宇宙裡就可以製造像真程度甚高的Avatar,只要願意,我們就會在元宇宙中不死。如果我有幸活到澳門人的平均年齡,我大概可以見證現在看來仍被視為荒謬的《黑鏡》劇情的構想實現吧。

    記得幾年前,還是經常收到硬幣找零的日子,我喜歡將硬幣儲在罐子裡,往往兩三個月就儲滿一罐。疫情以來,電子支付日漸普及,除光顧少數堅持收現金的商家外,已鮮少使用現金,我的錢罐子已再難填滿了。

    在內地,電子支付對小商販來說百利而幾乎無害,例如不怕收到假鈔、不再需要到銀行存儲零錢,且賬目一目了然等。當然這想法還是糾纏於實體貨幣的概念,而人們已在發展電子貨幣了。無論如何,未來接觸實體貨幣的機會將越來越少,但問題是,貨幣是體現一個國家主權的象徵,實體貨幣對人民群眾在感情上有特殊意義。

    當一切也被虛擬化後,情感是否也會被虛擬化呢?(原載於2022年11月初《澳門日報》,現時疫情形勢已改變。)

Wednesday, January 04, 2023

(金漆皮毛)2023 生生猛猛



 (金漆皮毛)2023  生生猛猛

太皮


    經歷了不易過的2020年和2021年,想不到2022年更加難熬。

    人有路徑依賴,無論是好是壞,習慣了就不想轉變。為過關七天一次檢測核酸,又或因防疫要求參與一年才一兩回的全民核檢,不少居民已慢慢適應,只要別進一步麻煩就好。那兩年,看外國人飽受疫情“煎熬”,我們拿着消費卡心安理得地吃上一頓豐盛大餐,戴上口罩,百毒不侵,偏安一隅,感到“歲月靜好”,只是沒法出國“返鄉”而已。

    那兩年,整個社會的氛圍尚算良好,儘管前景不明朗,但經濟和博彩業起碼有過小陽春,小城在疫情夾縫中找到生存之道,各項社會活動也能夠開展。

    到了2022年,不說那些牽動人心的博彩業風雲,單說疫情反覆,核檢要求收緊再收緊,“六 ·  一八”疫情到來,澳門人經歷了一個半月難忘的初夏:紅黃碼區、相對靜止、全民核檢,諸如此類。不少人一個月內做了過去兩年加起來還要多的核檢,現在回想起來不禁要問“所為何事”。

    曾在核檢站幫手,常見居民主動同工作人員說感謝,我多希望,溫厚淳樸的澳人能夠回復正常的生活。

    到了“一二 · 八”,畫風一轉,進入抗疫過渡期,一個禮拜前還在實施史上已知最複雜核檢安排的澳門,卻突然不再設防了。至今短短二十多天,之前聞“陽”色變的居民,已能從容自如地與陽人面對面交談,共處一室,另一角度看,這也是配合政府。有錢人管他閉關還是開放,生活依然滋潤,而作為中產或草根,也只能順應時代洪流,抓緊岸邊草以免被沖走。

    以上,是社會的大環境,影響所及,筆者作為社會的一粒微塵,也感到了一座山的壓力。至於個人生活的小環境,也都不盡如人意。遇到的人事更迭,各種煩心的“情緒勞動”,其他生活的大事小事,都牽動着個人精氣神,整年下來,還是有一點頹唐。當然,家庭是我的一切,總能找到慰安。

    但願2023年,無論大環境小環境,都能生生猛猛,一洗過去三年的頹喪。(原載於《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