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ne 08, 2019

海邊的童話系列(《自己報》)

澳門北區馬場的海邊(《自己報》)

我曾在《華僑報》副刊寫過題為“我的工業史”的系列文章,由小時候到工廠執玩具,寫到少年時在玩具廠做暑期工,滿滿都是愉快的回憶。這些文章既及時拯救了在衰退的回憶洪流中的溺水者,但也破壞了記憶存在於腦內的洪荒狀態,就像在許願池裡被救上來的技安一樣,也許,覺得童年美好實際上是人腦的美化作用吧,正如內地作家畢飛宇在對談錄《牙齒是檢驗真理的第二標準》(與評論家張莉合著)中所說的。

除了工業,我最初的人生也由農地和海洋構成,農地是馬場木屋區的菜園,阡陌交錯,蛙聲蟲鳴,在遠山的襯托下如詩如畫,而海洋就是九州洋、“海皮”……雖然貧苦,我對有這樣背景的童年卻十分滿意,既然寫了“工業史”,也應該寫一下我的“農業史”和“海洋史”吧。人近中年,記憶力衰退之餘,也感到自己沒過去健康,儘管將記憶組織出來就會失真,但現在不寫,將來還不知道能不能寫呢!



那麼,我就先寫寫我的“海皮”吧!現在的我已不是以前的我,如今的海邊也不是當年的海邊。以前的我,天真、無憂、充滿希望,當年的海邊,清新、純樸、生機勃勃。我要說的海邊是馬場木屋區的海邊,上世紀八十年代,向東一邊的海岸線還在當今的馬場大馬路中間的綠化分隔帶,現在周日舉行澳門論壇的黑沙環公園所在地還是一片汪洋,至於向北的一邊因毗鄰珠海,沒有填海,海岸線跟以往差別不大,但因港珠澳大橋珠海延長線興建的關係,海也已明存實亡。(點擊看全文



昔日,黑沙環海邊的海蟑螂好常見。看着牠們四散逃走,轉瞬消失無蹤,但仍可以看到石縫中露出的一對觸鬚,你蹲下來狡猾地看着,會覺得那是與海邊的互動。海蟑螂生命脆弱,你處心積慮去捕捉牠們,總能捕捉到一二隻,只要動作夠快就可以;動作快,力度就不好控制,牠們雖屬甲殼類,卻只是軟甲,一捏就散,鮮能活捉。(點擊看全文



小時候,我也不知道那牢固地附在大石上分不開的物事,與知名的“蠔油”、“蠔豉”乃至“生蠔”中的“蠔”是同一種東西,也不知其是死是活、如何覓食和生長,貪得意,拿起小石頭就將之鑿開,用手指胡亂去搞那些蠔肉(不意識到自己是將一隻生物殺死),還以為會發現珍珠呢。我的朋友摳起肉就吃,不過我小時候不吃海鮮,也不知味道若何。(點擊看全文



我總崇拜那些輕而易舉就制服蟛蜞的孩子。我抓蟛蜞時舉棋不定,怕弄傷牠們,也怕被鉗到。到我能夠徒手抓蟛蜞時,那些大孩子已在潮退時踩進泥濘中,彎下腰來摸肉蟹(青蟹)了;看着肉蟹耀武揚威的“弶”,我真的無法可想。當然,為了把玩蟛蜞,有孩子就將兩隻蟹螯撕下來,像從樹枝上剝一片樹葉般乾脆利落,好像不知道如此已令蟛蜞重傷,難以活命。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草蜢身上。當孩子玩厭了,那些生靈幾乎都以各種方式難逃一死。(點擊看全文



成群的魚類,我也分不清那許多了,吸引着釣者垂釣。不過雞泡魚我是認得的,牠們結隊在潮漲後的拋石上游弋,壞孩子將魚鈎拋向牠們,快速地一扯釣竿,輕易鈎住一條雞泡魚。有人將牠拋到馬路中,等牠發脹,被車輾爆。有人索性將之放在堤上,看牠傻傻地脹成小球,一腳踩下,“啵”的一聲,血肉模糊;(點擊看全文



可是,我們低估了漲潮的速度,也低估了潮位,走到半路,水已漫到我們小腿肚了,豬屎、油污和垃圾泛起來,場面十分惡劣。如何是好?往前走,要經過一間吊腳木屋(那應該就是養豬的地方),那裡的水更深(水退時,那位置是下陷的),有兩個小孩已經向那裡進發了,我不跟過去,一定會被笑話的!然而,我那時一來怕髒,二來也怕死,便當機立斷,領着我弟弟和另一個朋友往回走,在水漲之前回到出發點。回家途中,我走到近海處一看,發現水確實已漲得比一個成人高了,不知那兩個朋友情況如何?——還好,回到馬場,見到他們安然無恙。(點擊看全文



馬場木屋區有些居民是從內地偷渡到澳門的──聽說過不少,但這不是光彩的歷史,能隱藏則隱藏,沒人會周圍同人講。以前,我認識一位朋友,曾跟我說,其父親就是由珠海游到澳門上岸,走到關閘附近的木屋,全身濕漉漉地,隨便敲一戶人家的門。那戶人家原先也是偷渡來澳的,感同身受,就讓他暫時留宿。(點擊看全文



炎夏的午後,有一天,我與其他小孩在海邊玩,只見一個警察俏俏地走過來,招我上堤岸,問我哪裡有士多可買東西,我便告知在附近的木屋區有。警察便掏出十元錢,叫我幫忙買支汽水回來給他喝。能與威武的警察接觸,當年,小小年紀的我覺得是一件很榮幸的事,立即遵命匆匆跑回木屋區的富記士多,買一支冰凍可樂,又跑回海邊交給警察,但原來他沒開瓶器,我便又回到士多打開瓶蓋。完成任務後,警察倒好人,將餘下的錢打賞給我。(點擊看全文



我們不敢不從,乖乖爬上堤岸。那便裝警察便吩咐軍裝警察,將我們一共七八個孩子,押送進防空洞裡,要我們蹲下來,面向牆壁。我從未遇過這種事情,十分惶恐,只聽有些小孩哭了,也有些小孩在互相埋怨。那便裝警察的聲音在後面響起,“我而家叫咗人嚟車你哋去警局,睇你哋下次仲敢唔敢唔聽話?”(點擊看全文



我惦記魚兒,到小湖的時間更多,終於,有一天,我發現一群一群的魚兒到處游弋,牠們生長得很快啊!下水游泳時,常見到魚兒就在眼前游過,用手連着水將一兩條魚捧起來,只見七星魚在陽光下亮燦燦的反光,鮮艷奪目,只感到造物的神奇,而我竟也參與到“造物”的過程中!這是自己的“心血結晶”,又怎捨得抓回家玩呢?便將魚放歸水中,任牠自由自在的生活。(點擊看全文



不久之後,東海迎來了翻天地覆的變化。海邊附近的木屋區開始被大規模拆卸,農田成為工地,打樁機整個白天不歇地轟鳴,高樓大廈拔地而起,排污渠網接駁到海邊,隨着密集的人口進駐新建大廈,海邊的生態遭遇毀滅性的影響,蠔、蟛蜞及雞泡魚消失無蹤,海水散發臭氣,再見不到任何有趣的生物了,只偶爾有一些不知所措的海蟑螂爬行,或有一兩條落單的魚在海邊出現(我曾見過一條像中國龍一樣的魚在海邊游弋,至今不知是甚麼東西)。(點擊看全文



後來,填海區形成新的海岸線了,開始聚集人流,由最初像舊海邊那樣只有斜斜的防波堤和拋石,到改造成設計優美的海濱公園,為不少北區人提供消閒好去處。在那新的海岸,我也上演了不少故事,但那已不是童年的故事。感觸的是,最初,海濱公園的椅子是藍色的,後來變成一種中間有道欄的椅子,將人分隔,從中也可以看到,世態人情的變遷,這細節告訴你,現在的澳門已不是你童年時、你年少時的澳門了。(點擊看全文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