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27, 2024

(金漆皮毛)好雨知時節




 (金漆皮毛)好雨知時節

太 皮


    這幾年,好像未試過像今年一樣,接連下了幾個月的雨。當然也不是沒有晴天,但與雨天相比,可忽略不計。

    我記得上世紀九十年代常有像這樣連綿的雨天,也許只是記憶上的誤差吧。我對不少下雨情景印象深刻,新馬路騎樓下那骯髒的水跡、車水馬龍的高士德大馬路撐着五顏六色雨傘的人潮、在內港海上像一群躲雨猴子般緊挨着的漁船,還有台山中街那小集市所在地在雨中成一汪池塘……

    當年內地流行一本小說叫《花季 · 雨季》,後來改編成電影,我在永樂戲院觀看了首映。那女主角來了,只見她離開時等車接送,印象中好像也在落雨——還是電影名字之故,令我記錯呢?

    沒有名山大川構成的美景,小城只會在氤氳的雨霧中透發出濃濃的市井氣息,街上人的臉就像蒙克筆下那些抽象的面貌,迷迷離離,我愛死那些下雨情景了。那時好感性啊!畢竟少年人,時間是批量式的,喜歡浪擲就浪擲。

    以前的雨令我有一種溫柔的體驗。感性需要時間支撐,只有由時間賦予的鬆弛感,才可以撐傘慢慢走在街頭,不用趕着去甚麼地方,不用擔心衣服被弄濕,可盡情傷春悲秋。人一旦匆忙,下雨只會變成抱怨語氣中的“又落雨”,雨像跟人作對,在上下班途中或忘帶傘時傾盆而下。過去,雨是細雨,大雨,大暴雨,最多冠以霏霏或瓢潑來形容,現在無論大人小孩,都關注雨量,透明的雨染上黃紅黑三色,感性已變成理性矣。

    芥川龍之介在短篇小說《妖婆》中,有一幕描寫主角新藏與戀人阿敏及朋友阿泰一同擠在蛇目傘下躲雨,討論如何應對妖婆。我不記得這一場雨在情節中的作用,但那三人緊挨着在河邊草棚下和石材上躲雨的情景,卻幾乎是整篇小說中我最印象深刻的地方。

    日本小說常常出現下雨的情景,令人愛煞。


Wednesday, November 20, 2024

(金漆皮毛)圖書館電子資源:讀者寶庫




 (金漆皮毛)圖書館電子資源:讀者寶庫

太 皮


    最近我看完了當紅作家馬伯庸的小說《長安的荔枝》。此書好紅,在珠海多家書店都看到它被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由於未讀過馬親王的書,每次見到都有購買的衝動,然而家裡的書太多了,排隊等着看的也不少,還是先緩一緩吧!後來,在偶然的機會下,我卻一口氣讀完了此書,不用買,不用借,也不是在網上付費閱讀。

    這個偶然的機會是從澳門公共圖書館的“電子資源”裡找來的。我已不只一次介紹這個電子資源庫(以前叫全民網上閱讀平台,以下以資源庫稱之),這一次因為加入了新的電子書平台,實在忍不住又要分享幾句。該資源庫內容共分七大類,包括電子書、電子雜誌報紙、電子資料庫、兒童學習、線上互動學習課程、特藏資料庫及數碼化館藏資料庫。從資源庫一推出我就是忠實使用者,就算沒特定閱讀的打算,也會時不時瀏覽,好像守財奴點算自己的財富一般。

    事實上,對於閱讀愛好者來說,這個只要身處澳門就能使用的資源庫,確實是一個寶庫。經過多年發展,內容偶有增刪,總的朝豐富的方向發展。

    以“電子雜誌報紙”為例,由最早提供內地出版的一千一百餘種最受歡迎雜誌的“龍源期刊網”開始,到現時已發展至擁有十個平台。我不能不提年前加入的Flipster,該平台收錄了一百種外文電子雜誌,著名的如《國家地理雜誌》及《時代雜誌》等,這些雜誌的實體版或售價不菲,或不易接觸,現在竟然打開就能看到,而且有最新期數。儘管我未必經常閱讀,但彷彿也有了一點“底氣”。

    還有“數碼化館藏資料庫”之“館藏報刊資料庫”,收錄了十九及二十世紀本澳十八種報刊資料,約有六萬八千多版報紙影像。包括早期的報紙《蜜蜂華報》,還有本報前身《新園地》,偶一閱讀,可撫今追昔,增廣見聞。

 我要重點推薦的是“電子資源”庫最近新加入的Lendebook電子書平台,那本馬伯庸的《長安的荔枝》就是在上面看的,不用透過繁複的登入或借閱步驟,點開即可透過網頁版閱讀,輕鬆簡便。

    平台上新書和受歡迎的作品不少,文學作品方面,我就看到有韓國作家韓江和日本東野圭吾的一些著作,當然中外名著也能輕易找到。其他一些人文社科類的書,例如岸見一郎的《被討厭的勇氣》系列和哈拉瑞的《人類大歷史》系列,都能看到。現已收錄一萬一千多本書,讀者可以慢慢睇。

    Lendebook有一個十分突出的優點,就是其在版面呈現上相當精美雅觀,打開頁面,已大大提升了使用者的閱讀慾望。

    此外,資源庫新近還加入了OverDrive,該平台提供不同類型的葡萄牙文及英文電子書、有聲書,滿足了不同讀者的需要。加上原有的udn讀書館、中華數字書苑及華藝電子書等,資源庫提供了大量電子書供閱讀,透過這些資源,閱讀愛好者可以足不出戶,飽覽不同類型書籍。

    我說過我已不是第一次推介了,其實除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分享這個閱讀寶庫外,也有一點“私心”,就是希望推動更多人使用,令資源庫保持活躍的使用率,從而讓有關當局有理由維持,並持續更新。正所謂“投資知識,收益最佳”,特區政府多年來對這個資源庫的資源投放,絕對會有豐厚的投資回報,回報是澳門居民人文素養的提升,精神面貌的改善。其實這個世界上愛好知識、喜歡閱讀的人不少,澳門人擁有這個資源庫,市儈點講就是平白多了一筆無形財富,據此是可堪炫耀的。

    當然,也不得不提另一個閱讀平台——澳門基金會的“虛擬圖書館”,有大量本土出版物,近年經過改版,網站風格煥然一新,閱讀更方便,也值得大家關注。

Wednesday, November 13, 2024

(金漆皮毛)北上消費澳城愁




 (金漆皮毛)北上消費澳城愁

太 皮


    最近常常聽到說居民北上消費,中小企業經營困難,不少店舖倒閉,希望當局出台措施,提振本地消費,幫幫中小企云云。

    “北上”,如果不是褒義,大抵也不是貶義,與“融入大灣區”或者“到內地發展”等所說的是差不多的事情,都是叫大家眼光要放長遠,不要留在澳門塘水滾塘魚。若然在“北上”後面加上“消費”兩字,就乖乖不得了,對澳門的中小企經營者(尤其是北區的)來說,簡直就是面目可憎,恨不得除之而後快。

    其實北上消費不是一直存在嗎?為甚麼現在好像才形成威脅?

    數字反映了一切。按治安警察局統計的澳門居民出入境數字,二○一九年一月至三月的出境數字是七百四十四萬人次(入境差不多),而今年同期則為九百二十七萬,平均每個月多出六十萬人次。雖然數字包含了出境香港、台灣和外國,但對於本澳常住人口中只有不足六十萬人的澳門居民而言,升幅顯著,數字實在不容忽視。

    事實上,澳門也不是第一次受到北上消費的衝擊。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由於大量新移民湧入,北區出現了從未有過的商業繁榮,有三家商場鼎足而立,包括南華國貨、來來商場及黃金商場。然而,內地經濟發展,產品價廉物美,近水樓台的北區居民紛紛北上,結果南華國貨和來來商場結業,黃金商場半死不活。整個北區的商業結構幾乎只剩下飲食和超市、藥房等零售。

    只是這一次,受影響的區域由北區擴展至全澳,未受惠旅遊業的中小企戰戰兢兢,雖然未至於倒退到特區成立初期百廢待興的景況,但生活場所倒閉所形成的悲觀氛圍和負面情緒卻不容忽視。

    更甚者,由於社會各界不停強調北上消費所帶來的影響,造成了意想不到的宣傳效果,甚至向那些猶豫要否北上消費的游離分子打了強心針。北上消費再不是窮人恩物,反而是一種潮流趨勢。

   雖然“北上消費”非新鮮事,但過去對澳門零售業或飲食業所構成的衝擊沒現在這麼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內地(尤指珠海)零售業和餐飲業的優勢已今非昔比。

    零售業方面,珠海過往的商業模式與澳門一樣,都以中小型為主,就算有商場甚麼的,賣的多是不知名品牌甚至冒牌貨,且管理不善,總給人欠檔次的廉價感。以往澳門雖非商業發達城市,但知名品牌還是有的,加上購物有保障,澳人自然有留澳消費的理由。至於餐飲業,過去我們到珠海吃飯多光顧大牌檔和農家菜,當地與澳門街的飲食業結構差異化發展,互補不足,各有捧場客,相安無事。

    不過,此狀況隨着珠海商業氛圍發生質的發展而有所變化。這主要體現在大型商業綜合體的湧現,以華發商都為始,隨後富華里、海韻城、環宇城及優特匯等相繼開業,一改以往珠海山寨式和小商品式商場的格局,整體上將珠海的消費場所質素提升了不只一個層次。

    在珠海任何一個商場裡,人們可以流連一整天,吃的、玩的、買的和看的都有,最重要一點是選擇豐富。

    以吃為例,全國各地不同菜系都可吃到,當然也有西餐及其他亞洲菜。各大知名品牌進駐,又有親子場所(波波池、夾公仔舖、教育機構、服飾店和兒童髮型屋等),甚至幾乎都擁有一家大型書店。在澳門,不算博企(現在叫休閒企業)旗下的酒店綜合體,類似的商場只有一家,先不談消費水平,在規模上已比下去。

    況且,內地餐飲業在裝修等形象上的投入是不惜工本的,反觀澳門大部分中小企店舖裝修寒磣,對比起來,後者反而顯得山寨(誰叫澳門舖租這麼貴)。除了硬件,內地餐飲業的服務素質也有長足的發展,最起碼,人力資源的充足保證了服務的到位。

    可以說,澳門中小企面對的,不是澳車北上,也不是二十四小時通關,而是競爭對手變得強大。

    平日飽受生活煎熬、困在小地方裡營營役役生活着的草根階層,在周末北上放風,乃至“裝大爺”也無可厚非。在珠海商場裡較體面的餐廳消費,費用平均只是澳門地方淺窄的食店三分之一,自然就有瀟灑的條件。從另一角度看,其實應該感謝澳門旁邊就是珠海,給低下層的生活闢了一條“活路”,疏導了澳人或有的負面情緒。

    我以前寫過,高鐵、高速公路、電子支付和叫車軟件等成為短途旅遊的利器,現在搭高鐵去長沙只需三個多小時,更不用說其他地方了。澳門中小企面對的,不是一個珠海,而是數以十計的“珠海”。

    澳門與周邊城市互相輸出旅遊業,這看似十分正常,只是澳門得益於這個“貿易”生意的只是一部分人,他們吃飽吃足,另一些人卻等開飯。

    現在是否整個澳門民生區已經“皇朝化”?皇朝區在工作日是十分繁忙的,但一到周末就死氣沉沉。過去支撐居民留澳消費的原因,一來正如前述,是對手較弱,現在已此消彼長,不是在澳門吃不起,而是珠海更有性價比;二來是人情味,有情雖不能飲水飽,卻一定程度支持了社區經濟,可是,隨着老經營者買少見少,某些店舖成網紅店後反臉不認人,新一代顧客又以外賣或網購為主,人情味的脈絡已被打斷。

    有人說要引旅客入社區,我卻認為行不通。第一是旅客不會感興趣(不會有人到香港不去尖沙嘴而只去天水圍),第二對居民生活帶來影響,可能得不償失。就算行得通,舖租就會增加,原有商戶捱不下去就會結業,繼而商品抬價,居民更無消費的理由。

    正如某些新年臨時舖位的競投人年年都說生意差,卻年年都去競投一樣,當中或有玄機。單憑某些片面的觀察或間接的言論,實難作準,還得有官方的實際分析數據,才能對症下藥,為中小企尋求興旺之道。(原載五月份澳門日報)

Wednesday, November 06, 2024

(金漆皮毛)看書如抽絲

 


(金漆皮毛)看書如抽絲

太 皮


    四月二十三日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倡定的世界讀書日(又叫世界圖書與版權日),選這一天,是因為與莎士比亞等偉大作家的生卒日有關。圍繞閱讀,全球各地有不同活動,諸如書展、徵文比賽或朗讀會等。與慶祝情人節時需有伴侶一樣,世界讀書日也是有門檻的,第一你必須識字,第二你對閱讀要有興趣,否則這年度活動意義不大。

    坦白說,閱讀,是我焦慮的主要來源之一,皆因我是一個作家。世上大部分藝術領域,例如繪畫、書法、歌唱和演戲等,從事者在獲得認可成為藝術家後,基本上只要在技藝上持續下苦功,大抵可以不斷進步,但寫作不行,要寫得好,除了不停地寫寫寫外,還得有大量閱讀,且還包括一般閱讀和針對性閱讀。一般閱讀是指你得看中外名著,得看新的優秀作品,以此保持文學養分;如果你寫小說等,希望內容扎實一點,得針對性地閱讀相關資料,寫長篇小說就更加不得了,簡直就是做研究。

    澳門作家的閱讀要求則更大,除了外國、內地、台灣和香港的作品,還要看澳門本土的,否則本地同行對某一題目已寫得天花亂墜了,你還當新發現寫出來,那就不太好看了。我覺得澳門有些作者寫了一段日子就不寫,堅持不下去,除了寫作是特別累的事外,可能還有讀的原因,讀的壓力比寫的壓力大。據說寫下八十部偵探小說的阿加莎 · 克里斯蒂每年讀兩百本書,平均不到兩天一本,可見真不輕鬆。

    網上有句話叫“買書如山倒,看書如抽絲”(改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我每次看着家裡書櫃,打開各類電子書軟件,到書店和圖書館逛,總有撲面而來的焦慮感。總感慨看書的速度追不上收集書本速度,看了又記不住,有時真不好意思寫,不好意思叫人多閱讀。有時又怨自己入錯行。當年若努力鑽研繪畫或書法(無論成才與否),起碼不用為閱讀而感到焦頭爛額。

  很多事情都可用“二八定律”來解釋,例如二成的人擁有社會八成財富,又如公司裡二成人幹八成的活。閱讀不一樣,買一百本書,能讀個十本八本就不錯,有些人讀得更少;若說能讀上二十本的,那些人是不會囤書或買書的(通常到圖書館裡借)。愛買書和愛看書是兩回事。

    買書是接近病態的行為,這已有“公論”,在社交平台一搜,能發現大量同病相憐的人,可謂吾道不孤。現在,我放在家中、父母家裡和迷你倉的“藏書”,還有電腦裡的電子書,加上能接觸到的圖書館裡的書籍,真的可以用“十世都睇唔晒”來形容。

    我的閱讀是地氈式的,只要選定一本書,那本書一定一字不落地讀完,現在閱讀速度比以前提升,但仍讀得慢,閱讀量撼動不了藏書量。除非我有某位印度人的神力,像驗鈔機一樣十幾秒翻頁看完一本書(作假的),否則大部分書都無緣得我寵幸。

    有段時間我怕逛書店,怕看到書山書海會加重我的焦慮,又怕忍不住買下一堆十年都不看的書;有段時間卻沉迷網上買書,比起逛書店更不受控了,打折和促銷,使我頭腦發熱又多番購買。明明有些書圖書館可以借,但就是忍不了下單時那一刻爽感。買了就好似讀了,真是病態。

    只是,一個讀書人無論如何還得逛書店,比起網站買書有一種隨緣的心態,有時會被展示櫃上一本書的書名、題材、封面和裝幀吸引了,發現那是自己很感興趣的書籍,買回家立刻讀,讀完後感恩遇見。人和書,有時也講緣份。這是網購替代不了的。

    作家莫言在他的微信公眾號說,有讀者問他怎麼看買書不看的問題,他笑謂自己經常買書或獲贈書,能看就看,看不了的就放在書架上,他說這其實也沒關係,還想到個順口溜:圖書久放紙泛黃,裝點書架泛書香,兩百年後回頭看,買了不看又何妨。看來,他是覺得那些書兩百年都看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