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看着一個活生生的人被車輛輾斃的視頻或畫面,印象中已有幾次,當中有一個記憶猶深,就是一輛倒後行駛的小轎車將一個阿婆撞倒,司機下車查看後,竟返回車上,再開車將阿婆來回輾壓,揚長而去。事件後來怎樣,我忘記了,總之我想起了那一句老話:撞傷人賠得多,撞死人賠得少。
就是看得太多,已經有點麻木了,當看到新聞播放佛山小悅悅的消息時,我竟有點漠然和見怪不怪了!今次事件獨特之處在於,總共有十八個途人對躺在地上奄奄一息血肉模糊的小女孩無動於衷,直行直過,其中還有一個母親拖着女孩像看一隻小狗被車死般漠然,那母親甚至連保護自己幼女免遭陰影的動作也沒有,可見那些人的愚昧、冷漠和無知已到了一個可怕的程度。
我看到那個畫面,心抽緊起來,不能放鬆,難道那些人一個二個都沒有子女?為甚麼他們就不能將小女孩扶到一邊去?好吧,如果怕擔負責任,站在附近大叫總可以吧,沒有指紋,沒有駕車,加上是小孩子,總難遭到誣陷吧?可是那些人就如此殘忍,有個男子甚至在小悅悅身邊走過,到底是甚麼意思?如果怕被人誣陷的話,他應該避開一點行走,也許這只說明了他不怕被誣蔑,只是冷血而已。
在這件事中,不好好看管女兒的父母也有錯,但我們每個人總有疏忽的時候吧?是否要用如此殘忍的手段來報復?我實在難以想像那母親看到女兒變得不似人形時的心情,一想,心也會抽住抽住,見到自己狗兒有損傷也會心痛得要死,何況是自己的親生骨肉?
第二個司機還可以推說看不到躺在地上的小童,但第一個司機,就絕對是殺人兇手!要不是他用手機分神,要不是他在小悅悅回頭時突然加速,要不是他輾了一下後沒有停下來,小悅悅到今天還會和父母一起吃着晚飯,與哥哥一起睡覺。我一直都很討厭開車不用免提裝置而拿起手機通話的人,他們要不開得甚慢,要不開得甚快,不過,哪怕他們分神,對周圍狀況始終尚有反應,可是這個司機不能一心二用,活脫脫就是一個蠢人。他媽的蠢人吃蕉吧!
最後還是一個叫陳賢妹的老婦對小悅悅伸出了愛心之手,可惜為時已晚。也許就是因為夠老,在她小時候可能曾經聽過仁義和報應的故事,她還對那些事存有信念,所以可以說,是舊中國的仁義和迷信讓這個小女孩不致於遭受更多的輾壓。那些說陳賢妹炒作的白痴最好能閉閉嘴,這跟說自己是豬沒有分別。
有人將這件事牽扯到內地法制和對施救人的保障上面,但我認為,哪怕真的有這方面的憂慮,一個人有血性的話,看到這麼一個倒地受傷的小女孩,是無論如何都會去施援的,就好像今年三月日本大地震發生時,就有一個日本人犠牲自己去救回一班中國留學生,人家受到一剎間人性衝擊所驅駛,連性命也不要。在緊要關頭,真正有人性的人又怎會計較那麼多?
(原載於2011年10月25日華僑報華座版)
就是看得太多,已經有點麻木了,當看到新聞播放佛山小悅悅的消息時,我竟有點漠然和見怪不怪了!今次事件獨特之處在於,總共有十八個途人對躺在地上奄奄一息血肉模糊的小女孩無動於衷,直行直過,其中還有一個母親拖着女孩像看一隻小狗被車死般漠然,那母親甚至連保護自己幼女免遭陰影的動作也沒有,可見那些人的愚昧、冷漠和無知已到了一個可怕的程度。
我看到那個畫面,心抽緊起來,不能放鬆,難道那些人一個二個都沒有子女?為甚麼他們就不能將小女孩扶到一邊去?好吧,如果怕擔負責任,站在附近大叫總可以吧,沒有指紋,沒有駕車,加上是小孩子,總難遭到誣陷吧?可是那些人就如此殘忍,有個男子甚至在小悅悅身邊走過,到底是甚麼意思?如果怕被人誣陷的話,他應該避開一點行走,也許這只說明了他不怕被誣蔑,只是冷血而已。
在這件事中,不好好看管女兒的父母也有錯,但我們每個人總有疏忽的時候吧?是否要用如此殘忍的手段來報復?我實在難以想像那母親看到女兒變得不似人形時的心情,一想,心也會抽住抽住,見到自己狗兒有損傷也會心痛得要死,何況是自己的親生骨肉?
第二個司機還可以推說看不到躺在地上的小童,但第一個司機,就絕對是殺人兇手!要不是他用手機分神,要不是他在小悅悅回頭時突然加速,要不是他輾了一下後沒有停下來,小悅悅到今天還會和父母一起吃着晚飯,與哥哥一起睡覺。我一直都很討厭開車不用免提裝置而拿起手機通話的人,他們要不開得甚慢,要不開得甚快,不過,哪怕他們分神,對周圍狀況始終尚有反應,可是這個司機不能一心二用,活脫脫就是一個蠢人。他媽的蠢人吃蕉吧!
最後還是一個叫陳賢妹的老婦對小悅悅伸出了愛心之手,可惜為時已晚。也許就是因為夠老,在她小時候可能曾經聽過仁義和報應的故事,她還對那些事存有信念,所以可以說,是舊中國的仁義和迷信讓這個小女孩不致於遭受更多的輾壓。那些說陳賢妹炒作的白痴最好能閉閉嘴,這跟說自己是豬沒有分別。
有人將這件事牽扯到內地法制和對施救人的保障上面,但我認為,哪怕真的有這方面的憂慮,一個人有血性的話,看到這麼一個倒地受傷的小女孩,是無論如何都會去施援的,就好像今年三月日本大地震發生時,就有一個日本人犠牲自己去救回一班中國留學生,人家受到一剎間人性衝擊所驅駛,連性命也不要。在緊要關頭,真正有人性的人又怎會計較那麼多?
(原載於2011年10月25日華僑報華座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