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12, 2012

(七十五)板樟山(二)


  於是乎,有網上的Google地圖不夠,有舊的地圖不夠,我還是新買了張珠海地圖,有空就打開來審視一番,研究還有甚麼地方可去。珠海是一座城市,有自己的性格,並不是澳門人所簡化的食肆、按摩場所或者街市,只因珠海的歷史傳承較少、建城時間較短、外地移民甚多,故此其城市品位與性格處於形成過程之中,仍然十分模糊。

  比起澳門,珠海已夠得上地大物博了,而板樟山的高度也是澳門最高峰松山的三倍──當然,與五岳站在一起的話,板樟山和松山充其量只算是丘陵。也是心血來潮,四月底與五月初我有一個連假,原本除了板樟山外,還打算在一天內征服澳門數個山峰,包括松山、主教山、蓮峰山及白鴿巢山,但卻沒有成行,只去了板樟山。出發前已做足功課,包括瞭解交通(不想搭出租車,好像會破壞上山的意義)、上山路徑及山上情況等等,想不到最後還是擺了烏龍。

  話說當天早上十時許由澳門出發,過關連吃早餐連搭巴士,到了板樟山南邊隧道口下車,用不到一個小時。我知道上山的入口在附近一個叫金鐘花園的地方,為了不走冤枉路,也為了保險,我在巴士站上詢問了一位貌似本地人的老伯如何上山,那位老伯很大方地告訴我:過了馬路,往前再走一點,就可以看到入口了。我謝過他後,經行人隧道過了對面,由於看過地圖,我下意識認為金鐘花園的入口在遠處,想也不想,就沿着大路行走,卻是越走越覺不對路,已經走了不止“一點”,沿途問人,繞了一圈,終於找到了金鐘花園,原來就在剛才行人隧道的出口傍邊,幸虧那老伯已當然地上了巴士離開,否則一定被他笑死!

  名字是不錯,可金鐘花園這看來建於八十年代的小區已經破舊了。沿小區的一段斜坡路往上走,一路林蔭,感覺良好,到達入口,只見寫着“板樟山森林公園”,其實叫“公園”是有點言過其實的,除了一些觀景台,山上遊樂休憩設施欠奉。入口之後是作為停車場的一片平地,右邊就是上山路徑,在路徑前,又有一個碑寫着“澳門回歸紀念公園”。好了吧!上山的入口與居民小區的入口重疊不特止,一個“公園”還有兩個名字,真有內地“一套班子,兩個牌子”的特色。

  上山路徑自然是修好了的,總共有一千九百九十九級台階,寓意紀念澳門回歸的年份,整個山道的設計體現了珠海政府做完就算、不求精益求精和缺乏創意的風格(這種風格出現在珠海任何地方),整段山道,除了一些平台節點外,幾乎就為了滿足一九九九級台階之數,並未依照山體進行精巧設計,沒有任何樂趣可言,而且樹高葉密,基本上也沒有風景可看,如果不是身邊盡是綠色,真與爬大廈樓梯沒有分別。雖然山道設計粗糙,乏善可陳,但我當時實在沒理太多,因為平時運動少的我,上山時上氣不接下氣,隨時有斃命之虞,所以我關注調理氣息多於一切。


  (原載於2012年6月12日)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