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02, 2019

文稿“怪癖”



文稿“怪癖”
太皮

    按照“五四”傳統,一般文章需要在每段段首空兩格,而這個空兩格的做法,在電腦寫作年代已經不太需要了,更多的是段與段之間隔一行。我是兩者兼而有之,又要空格又要隔行,使得文稿看起來更“正經”,這也成為我處理文稿的小小“怪癖”。

    我一般的寫作步驟是構思大綱、打草稿、修改潤飾和校閱。打草稿時一段段寫下來,段與段之間就開始隔行,但若有寫得不好或用不着的內容,就會移到最下方去,與正文隔幾行,最後要是沒用上,就眼也不眨的刪去;至於空兩格,通常在校閱階段才會出現,成為我文章即將大功告成的標誌。

    一篇完成的文稿除了空格和隔行,還必須有署名和十八號粗體字的標題,專欄的話再加上欄名和編號,沒這些形式,我都會認為文稿未搞掂。現在一些人對文稿的處理已不拘一格,但我一般情況下還是會以上面提到的方式處理,並透過Word檔以電郵發出。

    以前投稿可沒這麼方便,回想起大學時連載長篇小說《草之狗》,那時沒錢買電腦(當然電腦寫作和網上投稿也是剛開始),稿件都是手寫的(手工、手造、手沖,現在有個“手”字的產品好像都特別矜貴,但手寫非也)。每次投寄的篇幅有十幾二十多回,確保不斷稿,然而有段時間確是沒靈感,將放暑假,便打算回澳再寫,卻想不到計錯時間,有一日空窗期,人又在火車上,實在沒法可想,便利用手機寫短訊,每次寫七十字,邊寫邊發,一連發了十個短訊,由我朋友抄寫後再拿到報館去。現在已不會有這種情況了,就算發訊息,也沒七十字限制。

    說回“空格隔行”這習慣,其實也成為我一種欺詐自己的手段:趕稿時,往往寫完草稿就打上標題和開始採用段首空格,以此暗示自己文章已接近“完成”階段,加快寫作速度。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