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29, 2020

漫兩拍:亦正亦邪角色受歡迎



亦正亦邪角色受歡迎
太皮


  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MCU,中文可譯做“漫威電影宇宙”)的第八部作品、雷神系列第二集《雷神奇俠2:黑暗世界》在一個多月前上畫,截至12月6日,全球票房已超越六億美元,在MCU中排第四,有望超越《鐵甲奇俠2》的成績。

  較之第一集過多交待故事而顯得沉悶拖沓,第二集情節和內容都豐富許多,只是某些描些顯得“漫畫”了一點,既然改編,就不應該保留太多漫畫的表現手法。不過,也可能因保留了漫畫性,洛基(Loki,由Tom Hiddleston飾演)的角色才可以那麼出彩,鋒芒完全將主角索爾(Thor)掩蓋。

  連同第一集及《復仇者聯盟》,洛基已是第三次出現,挾着在《復仇者聯盟》中大受歡迎的餘威,洛基未出場就已令人期待。說洛基有漫畫性,主要是說編劇及導演按照原作將他亦正亦邪的行為及個性塑造得十分出色,令觀眾對他又愛又恨,印象深刻。觀眾同情他只是個爭不到糖吃的孩子,他每次犯錯之後,我們都會與索爾一樣原諒他的過失,到最後他為報母仇而犧牲自己,更使人動容,Tom Hiddleston可說演繹得十分出色。

  洛基的設定來源於北歐神話,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稱呼和傳說,洛基是惡作劇和淘氣之神,原是眾神首領奧丁的弟弟,在漫畫中卻改為索爾的弟弟。亦正亦邪的人物本來就較受歡迎,洛基在神話中並沒邪惡的定位,倒不像漫畫中的設定是一個大壞蛋。另一方面,洛基又是主角索爾的宿命敵人,“亦正亦邪”加上“宿敵”,都是不少成功動漫作品大受歡迎的原因,較著名的例子就有《龍珠》的比達及《聖鬥士星矢》的一輝等,只是日本漫畫較喜歡將力量強大而受歡迎的壞人團結在一起,最後都變成好人了。

  類似於洛基在北歐神話的地位,在中國通俗文學中有《封神演義》的申公豹,作為姜子牙師弟,他只是為了賭氣而成為姜子牙宿敵(原因之一是他叫了幾次姜子牙,對方都不睬他而已),事事針對,卻又眼高手低。雖然許仲琳(或陸西星)在描寫這個大壞蛋時也許心中充滿歡樂,但中國文學重在教化,通俗文學也不例外,鮮有亦正亦邪人物的出現,否則作者在描寫申公豹時稍為放縱一下,真有可能創作出曠古爍今的藝術形象。 

  讀者或觀眾之所以喜歡“亦正亦邪”的人物,還是源於我們的心理投射,我們不少人都不喜歡受到規矩約束,卻又不願意成為被唾棄的壞人,最好做錯事有人原諒,做一兩件好事就有人歌頌贊賞。至於我們喜歡“宿敵”,則反映了內心的孤獨,雖然宿敵顧名思義是一個敵人,卻是個與自己由始至終都有聯繫的人。

  電影《雷神奇俠》的洛基有齊了“亦正亦邪”及“宿敵”元素,已具備了受歡迎的基礎。不過,可能觀眾要失望的是,有消息指,在《雷神奇俠》第三集及《復仇者聯盟》第二集中,洛基的角色都不會出現,觀眾要再見到他,相信要等好一陣子了。

  (原載於澳門日報2013年12月,署名麻油王子)

No comments: